谈体育课堂中的激励教育(二)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创设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激励。达到“不治而治”的境地,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体育课上,师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灵魂和前提。作为体育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爱是炽热的,且这种爱建立在对全体学生的理解、尊重、期待和严格要求基础上,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体育教师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那么自己所作的这些实际工作,就会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启迪着他们的智慧,陶冶着他们的情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同时也只有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充满信心,学生在学习上才会不断前进。
6、自我激励法
在体育教师一定时间激励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思考,自我调控,从而把激励这种典型的外部动机作用方式,转化为稳定持久的内部动机,使自我激励始终伴随自己左右。这也是激励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激励教育运用要求。
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教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生理机制,即身体素质方面,第二部分是体育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心理机制,即心理素质方面。
1、激励的手段多以情感因素为主。比如说对学生的期望值、重视程度、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的成败体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等,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训练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同一种动作,教师可以做出积极性和消极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相对应的,学生也会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接受和排斥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而不同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积极性情感体验的学生往往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达到的效果往往也很好。相反的则使个体对能否完成运动动作产生疑问,从而导致整个运动动作的失败。激励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能量水平,培养学生自觉的意志努力行为。正面激励就是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负面激励是对学生犯的错误、过失、存在的缺点毛病给予否定、批评和惩罚。奖励和惩罚能起到激励行为的作用。
2、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相结合。目标之所以能引起人的积极活动动机,主要是它对人具有吸引力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育教学工作者应结合不同的学生设定新的目标。当然在设置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内容要适度。目标过大竭尽全力后仍达不到,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目标过低,容易使学生骄傲自大,不再尽力上进。同时不断改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确保目标的循序渐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对于较先进的、一般的、落后的学生都会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榜样本身,由于受到了表彰,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因而使典型本身在今后更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将这些方法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较好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也充分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中加以引导,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舞台的新课改理念。激励教育使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都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强大的向心力去实现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应经常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去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师生共赢。
谈体育课堂中的激励教育(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