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体育运动能缓解高三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释放他们心中的压抑情绪。适当的科学的体育运动与旺盛的精力是成正比的。有话说的好:“每天锻炼一小时,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4体育活动缓解焦虑
那么如果平时不太参加或根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考前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后,再去参加体育活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事实显示,当学生们由于长时间复习或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引起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时,通过体育活动有79.6%的男生和50%的女生会在活动后有轻松的感觉,只有6.7%的男生和11.8%的女生觉得运动前后没什么变化。由此看出体育活动对心理的调节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至于体育活动对女生的调节效果在总体上不如男生,可能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不如男生有一定关系。
三、总结
3.1 高三学生普遍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其他学生则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花在了做练习题,补课,看书复习上;
3.2 女生总体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少于男生,加之性别造成的心理特点,使得女生考前紧张程度要比男生严重;
3.3 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不高,有不少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需要,这样的认知水平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想到进行体育活动是排解心理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3.4在复习备考阶段,一般学生都会出现紧张情绪,但是正常的心理状态都不至于因为考试而出现重度焦虑,因此,出现重度焦虑的同学应该充分引起重视,向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进行咨询,情况严重的还要及时地联系心理医生,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的精神状态;
3.5学生们普遍感到运动完后的心理状态要优于运动前,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且运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学生高考前出现焦虑的情况较少,程度也轻得多,而那些很少运动或基本不运动的学生,在考前出现焦虑的情况较多,程度也较深。
四、结论
4.1升入高三后,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导致学生们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大量减少。学校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疏忽也使得学生很难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愿意抽出时间参见体育锻炼。学校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4.2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考试前出现紧张、焦虑的不适感觉,这属于正常心理应激反应。但那一小部分出现焦虑程度很严重的学生,必须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防止因为心理压力过重造成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4.3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能,增进身体健康,还能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适应不同环境,培养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因此,平时坚持自觉锻炼的学生考前心理状态要远远优于那些只知道一心做题复习而不愿意花一点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看上去参加体育活动好像是在浪费时间,但它却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考前心理状态,保证学生考试时的出色发挥,这无疑是看书再多也得不到的优势;
4.4体育活动对调节学生考前心理状态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有效地。学生们原先紧张的感觉在参加体育活动后,基本上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前提是要保证一定的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1]柴华.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学生为例[D].2006,06(15):文摘部分
[2]王国忠.对学校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8-10
[3]韩玉吸.长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30-31
[4]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7):23—24
[5]唐登华.灰色的印痕[J].2007,5:14—15
[6]殷恒婵,卢敏.运动对学生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5):44
[8]林榕发.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对策[J].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00—123
[9]王姝英.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分析及调适[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15(1):36—38
[10]徐海龙.学生考试心理分析及调节[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3(1):106—107
[11]李薇薇.对考试焦虑状况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1):63—65
[12]侯立军.运动对心理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1
[13]王乐.运动对心理的影响[J].理论广角,2004,3(1):614
[14]周道芸.运用心理疏导消除学生考前的紧张情绪[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2(1):76—78
体育活动对调节学生考前心理状态的影响(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