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倒’色变”——课堂教学案例
肩肘倒立设计思路:
《肩肘倒立》是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水平三五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必学内容,它是小学生在学习前后滚翻技术之后需要学习的一项结合倒立动作的综合技术,是中小学技巧教材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动作,身体倒立平衡的过程对小学生腰背的肌肉力量有一定要求。作为一堂新授课,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特点,体验并初步学习掌握该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力量、灵活、协调等素质及平衡能力,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树立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肩肘倒立重难点:以肩、颈、肘为支撑平面,保持身体垂直于地面,重心稳定。该技术就在于形成以肩、颈、肘为支撑平面的身体倒立姿势。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一系列相关的辅助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肩肘倒立的能力。案例描述:
《肩肘倒立》本教学内容在教材选择上有难度,很多老师或学生谈“倒”色变,其实根据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点,该教材是在水平一二组别技巧教材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教材上属于水平三组技术性较强的技巧项目,内容符合学生身体心理特点,也符合教学规律,相对于山羊分腿腾跃和侧手翻而言,选择肩肘倒立对于学生而言具有相对安全性优势,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既能符合主旨要求,同时也能符合技术要领对于该水平组学生的接受能力。本教材坚持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尤其培养了勇于挑战及互帮互助合作精神,同时在学生学习活力啦啦操和障碍跑游戏环节都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导游戏项目设置的主体地位,课程中安排的循环练习更是关注了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受益。
教学流程:
一.在准备部分安排了“活力啦啦操”热身,这热身操使用了学生很少接触的啦啦队花球作为工具,尤其对于男生刚开始会比较难接收,讲解基本步法和拉拉操节拍后,学生更容易接受啦啦操节奏节拍,利于课堂教学开展。教完基本步法和节拍,跟着教师先做一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再进行一次配乐练习,本以为跳起来会比较生硬,但真正一放音乐,学生全调动起来了,尤其是刚开始拘手拘脚的男生,跳得格外带劲,事实说明,活力啦啦操还是受到了广泛学生喜爱,安排这一热身环节,得到了教学成果的有效检验,学生爱跳,老师也受到学生影响,跳得大汗淋漓,不知疲倦。本活力拉拉操既能达到学生课前热身目的,也能培养学生敢于接受挑战,对激发课堂兴趣有积极作用。
二.在进行活力啦啦操总结间隙,有效合理地导入教学内容,教师适时利用图版展示教材内容,介绍肩肘倒立技术特点,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前做好心理铺垫,“好难啊,没学过,好怕,学不会”,这是学生刚开始见到图版展示的反应,对于没接触过该技术的学生而言,有一定心理负荷,教师通过亲身展示示范后,干脆利索得完成,随即掌声响起。看来教师的示范得到了学生一致肯定,同时我又鼓励学生,“其实学习肩肘倒立一点都不难,只要跟着老师学习,相信你们都能掌握。”学生们也默默相互暗示,相信自己也能行。
三.安排每两个同学一块垫子进行练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做头部运动,为了减少教学过程中脖子意外扭伤,头部运动还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练习。然后根据肩肘倒立的教学,首先进行垫上绷脚尖练习,要求学生脚尖尽可能往前伸直,按照口令进行多组次练习,旁边的另一个同学可以单脚交替练习,可以相互提高练习密度。然后进行垫上后倒翻臀练习,学生看清教师示范,一定要注意后倒翻臀过程中手臂压垫,利于后面教学开展和技术掌握。学生间通过相互配合观摩探讨纠正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助于分解教学的有效实施。
“谈‘倒’色变”——课堂教学案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