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科学童书阅读的探索(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
|
应用数学论文
|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
汉语言文学
|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
中文专业论文
小学科学童书阅读的探索(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地球的运动 地震了!快跑!发威的火山
六上 工具和机械 街上流行机器人
形状与结构 超级建筑
能量生物的多样性 能量怪物
进化之谜
六下 微小世界 显微镜下的怪物、
物质的变化 魔鬼头脑训练营
宇宙 体验宇宙、太空旅行记
环境和我们 体验沙漠、体验丛林、受苦受难的科学家、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
备注:《可怕的科学》系列丛书是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为国内的小读者(也包括他们的爸爸、妈妈),奉上的一道科普大餐。《可怕的科学》丛书为美国最大的教育类图书出版社“学者社(Scholastic)”之英国分社的一套经典百科系列。丛书共分5个系列,计60册。丛书立足于20世纪末科学的最新发展和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大胆的想像与实验,语言表述准确严谨却又幽默生动,与极具亲和力的插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艰深的科学知识“轻松”展现于读者面前。《可怕的科学》在欧洲的销售量曾超过《哈利·波特》,是一套国际性的超级畅销书。 几十年来,国内的小读者读到的科普知识读物都是“十万个为什么”这类问答式的,没有过程,缺少阅读乐趣,实际是给了孩子们一个“第二课堂”,但是看过《可怕的科学》,我们就会知道:其实,科学从来都不枯燥,读科学原来可以像读惊险小说一样让人着迷!科学里的故事——真实的故事、新奇的故事、经典的故事、令人捧腹的故事——科学世界原来如此有趣,这简直太让人 “震惊”了! 风趣、幽默的语言、数也数不清的好故事、再加上让人笑掉大牙的有趣插图,是《可怕的科学》丛书的主要特点——每本书都如此。 2、自主阅读与师生共读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建立自主阅读书柜,满足学生轮流阅读的需要。同时,适当开展科整本书共读,将有助于形成“人人爱读科学童书”的氛围。
(1)以教师为榜样。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本学科忠实的传教士。教师自身对于科学读物的热爱会影响、熏陶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给教师的建议》P68)。笔者为班级购置了一些科学读物,如《可怕的科学》系列、《中国科普名家名作》系列等数套书,存放于教室,深受孩子们的喜好。
(2)以导读为动力。科学童书导读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据笔者实践,导读课执教与否,对于班级孩子们共读某一本的热情度、阅读面与阅读进度都有影响。导读课是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的,如导读《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金装插图版)》(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3月),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式:本
文档
由文档同学网(
www.lunwentongxue.com
)整理,更多文档,请点
毕业文档范文
查看
◆简介作者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一张照片。这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奇才,他曾经三次来中国访问。1985年他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
他就是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患有肌肉萎缩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简介书评导入。
“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了解宇宙的本性”,而本性原本就比人们所能设想的更为奇妙!
尽管被公认为全球科学著作出版的里程碑并创造了10余年不败的销售佳绩,《时间简史》却仍因为不少难以掌握的复杂概念而让许多读者望而生畏。为了“不仅能让青少年,而且让所有人都能看懂”,史蒂芬·霍金继《时间简史》和《时间简史续编》后又推出了《时间简史》少年版。获得此书简体中文版授权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了该书。该简体中文版的翻译工作仍由霍金教授的学生、剑桥大学博士吴忠超担任。
1988年首版以来,《时间简史》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1000余万册。它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宇宙、宇宙发展的最新状况和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作者史蒂芬·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3)以师生沟通为主线。在班级学生共读一本科学童书时,教师在这段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始终关注学生阅读进程。
◆科学课前后有时间,适当交流书中话题。
◆在教室张贴本书的相关资讯。
◆适时召开“科学故事会、科学报告会”。如笔者学校四(2)在共读了《昆虫记》后,女生小梦做了这样的汇报:
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夫,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我们看了小说戏剧中所描写的同类的运命,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仿佛是听说远亲--的确是很远的远亲--的消息,正是一样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
看了这套书,会觉得原来昆虫世界也有着丰富的情感,每一种昆虫的繁衍、捕食和死亡都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一部分。原来恶心的屎克朗(学名粪金龟)是在帮大自然做清洁工;原来夏日听似烦人的知了声是蝉在历经地下四年黑暗时光后获得新生的歌唱;原来看似极其弱小的蚂蚁中也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3、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 根据教科版教材“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单元的内容,教师逐步遴选与教材“概念教学”、“知识点延伸”等相关的科学童书,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结合。 (1)以有效课堂为起点。有效,这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科学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引导学生把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科学概念,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学生看见了越出必修的大纲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给教师的建议》P49)
(2)以家校合作参与为保证。家长是最为关心、重视子女的学习与阅读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引导重视儿童阅读“偏人文”倾向。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用科学大有可为的更广阔天地。要拓宽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P36)家校的合作可以使《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开放教学观念得到更好的实施。
①科学教师可以通过信件、便笺、短信等方式,让家长在为子女遴选、购置童书时,要“文理并重”。如,笔者向家长推荐德国普雷斯著作《游戏中的科学》(海南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这样写到:
“亲爱的家长:
有一本书可以重拾你童年爱科学、玩科学的乐趣,而且这本书还是家庭关系的黏合剂、家长的好帮手。家长可以通过书中设计的小实验,指导孩子或者和孩子可以一起做游戏,分享快乐,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得力伙伴。
该书以400多个游戏帮你解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小游戏都简单得令人吃惊,操作起来也毫不费力,实验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就在你的身边……”
②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博客、网站等平台向家长推介。引导家长们在选择图书时要养成一个选择品牌的习惯,因为大凡在图书市场上品牌做得好的出版社,其图书在作者、编辑、制作质量等个方面都是可以得到质量保证的。比如推介《三毛大世界丛书》、《知识魔方丛书》等等,具有画面漂亮,吸引孩子,知识点丰富,物有所值等特点。
另外如我校建立了“毛毛虫博客”,作为家校、师生童书共读的网络交流信息平台。在该博客上建立了“科学童书”推介专栏。在该专栏上经常转载、更新红泥巴网“自然百科”童书栏目。
③激励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我校分别于2007、2008年两次举行“寒假毛虫啃书活动”,许多家长热情参与亲子共读随笔的征集。如三年(5)班杨楠家长杨崇演写下了《亲子共读ABC》的文章:
“亲子共读,书香氛围。柔和的灯光中,一家人,手捧一册,静静地读,那是多么温馨安宁……然而,对孩子来说,阅读行为,如果你不去坚持,不去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呵护,很快会被其它的替代。当有些比读书更吸引孩子的东西来冲击的时候,小孩子就有可能再无法静心读书了。比如,她要看电视,她要玩电脑,她要玩芭比娃娃等,这对孩子来说,本来也是需要的。只是,在亲子共读中如何让她再次回头呢?我试了几招,效果颇为明显。A法:投其所好;BC。……在阅读中,让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吧!”[参考文献]
1、[苏]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美]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年3月版);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可怕的科学》(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小学科学童书阅读的探索(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以科学概念的构建贯穿科学课堂的..
下一篇
:
小学科学差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学科
学童
阅读
探索
2011-11-07 14:15:38【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