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爱你,带上N个理由——科学小课题选题之我见(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
|
应用数学论文
|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
汉语言文学
|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
中文专业论文
爱你,带上N个理由——科学小课题选题之我见(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多收了三五斗]
谢塘镇是著名的黄花梨种植基地,今年黄花梨种植量增大,产量剧增,而梨农的收入却相对减少,恰似 “多收了三五斗”又一个版本,这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老师抓住时机,生成了“黄花梨的种植与开发”课题,对黄花梨的销售市场、黄花梨的再加工、黄花梨的种植等问题进行研究。
无论是杨梅的“低产低收入”,还是黄花梨的“高产低收入”,都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时间成了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老师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开展了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趣”——凸现学生主体,体现趣味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 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自主选择权,才会有“自己发现的东西”。有些老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科学小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小课题越贴近学生的经验、越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越愿意研究,研究效果也越好。
[可爱的朋友——蜗牛]
一天,小阳抓了只蜗牛带到了班上,同学们惊喜地喊着围过去:“哇!蜗牛!”看到学生对蜗牛这么感兴趣,我顺势提议:“我们来研究蜗牛怎样?”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说:“好!”。我问:“我们研究蜗牛的什么呢?”“我想知道蜗牛吃什么?”“我想研究蜗牛怎样爬行?”“我想弄明白蜗牛有没有嘴和牙齿?”……问题被接连不断地抛出。我笑着说:“好吧,我们分小组来研究,每小组重点研究一个问题。”十多天后,成果展示会上,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也自叹不如,请看他们的丰硕成果: “蜗牛长有好多牙齿。”“蜗牛喜欢吃菜叶,也喜欢吃面包和苹果。”“蜗牛爬行的时候身子一伸一缩的。”“蜗牛能爬过比它身体长的多的沟。”“蜗牛的触角用手一碰会缩进去。”“蜗牛不吃食物也能活。”“蜗牛是换壳长大的。”……
学生爱小动物似乎是他们的天性,选择的研究课题又是他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是迫切想研究的,这样顺势组织开展的小课题研究肯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小”——小中见大,激荡成就感。
小课题顾名思义是小的课题,选题的角度小,范围小,它是由小学生去实践、完成的,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所决定的。因此,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课题,课题要小,浅显易懂,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进一步激励学生深入研究。
[?、@、Q、O]
章敏家住在五楼,晒在阳台外面的衣服常被大风吹得掉在楼下地上,她仔细观察了一下,原来是衣架上面的象“?”的小钩子有问题,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我意识到这个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随即组织学生开展“改良我家的衣架”小课题研究。三天后,就有了成果,学生们非常兴奋,纷纷向我展示研究成果:有的只是把衣架的小钩子稍微改进了一下,成为防风衣架。方法好多:有的把“?”的头弯的部分加长,使一部分铁丝与原铁丝重合,呈半圆双层圈;有的把“?”设计成“Q”,“Q”下面的小点装有弹簧,用来控制开合;有的索性把“?”换成“O”。这样无论多大的风,都不用担心衣架被吹落。
我抓住小小的衣架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了小课题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本
文档
由文档同学网(
www.lunwentongxue.com
)整理,更多文档,请点
毕业文档范文
查看
总之,我们对学生小课题选题多帮助、多指导,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又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我们将想象得到之后充满生机的研究图景,将会看到科学之花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喻伯军(2005):《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陈华彬、梁玲高等(2003):《小学科学教学概论》,北京:教育出版社。
3、周新奎(2005):《新课程教学方略(小学科学)》,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4、教育部(200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XX师范大学出版社。
5、[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1999):《美国国家科学教学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1996):《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7、张红霞(2003):《科学究竟是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刘默耕(1998):《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9、郭思乐(2001):《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小学科学》2006年第6、9期。
11、《科学课》2006年第7、8期,2007年第2期,2008年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爱你,带上N个理由——科学小课题选题之我见(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从《水和油的比较》谈如何引导学..
下一篇
:
科学课探究活动中若干问题思考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爱你
带上
理由
科学
课题
选题
2011-11-07 14:31:03【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