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 体 表 现 当发霉的面包发到每个人手上之后,许多女同学都捏着鼻子,惟恐躲避不及,但方欣辰却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发霉的面包一发到手,她就认真地观察了起来。只见她把其中一面上的“小黑点”数了数,又用镊子把面包翻到了另一面,接着数“小黑点”的数量,并记录了下来。随后,她又拿起放大镜对其中较长较大的一处霉斑进行观察。她高兴地在记录单上又写下了:一丝丝的,头上好象还有一个个小包包。看来,在这个观察活动中,方欣辰兴趣浓厚,观察有序、仔细,又能及时地进行记录。她的表现相当不错! 记录人:ⅹⅹ教师 2008年4月8日 ②以观察对象为标志的观察评价 教师事先明确好观察对象,对照着“评价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标尺(表1)”来进行评价。这样的方法,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观察对象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探究能力评价记录表(表3) 姓名 方欣辰 班级 四(5)班 课题: 《面包发霉了》 水平A (进展显著) 水平B (进展良好) 水平C (需要更多的学习) 探究能力 √ 提出问题 √ 猜想假设 √ 制定计划 √ 观 察 √ 实 验 √ 搜集整理 √ 分析解释 √ 表达交流 √ ③以观察现象为标志的观察评价 教师事先决定好观察哪些现象(什么技能),同样对照“评价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标尺(表1)”来进行评价。这样的方法,可以较快地检查多名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水平。 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观察表(表4) 目标: 观察能力 水平A 观察有序,仔细,描述准确 水平B 观察有序,但不够仔细,描述不准确 水平C 观察无序,不够仔细,不知道怎么描述 田文韬 √ 贾菲(女) √ 张泽心 √ 陶嘉年 √ 吴宇婷(女) √ 学生姓名 2.实验记录单分析评价 实验记录单是反映学生探究活动的一个窗口,通过对学生实验记录单的评价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科学态度,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从实验记录单的设计、实施、结论、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结论的科学性和独创性等方面,综合考察他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科学方法与探究能力的运用水平。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不过,实验记录单只是学生评价信息的一个载体,教师需要通过分析、综合,才能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根据学生实验记录单进行评价时,教师心中可事先有一套标准,即从哪几个方面去开展评价。下面附上一位学生观察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单,并根据实验记录单对这个学生的科学态度、描述记录、观察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评价。 面包发霉的条件(表5) 第一块面包 (潮湿低温) 第二块面包 (潮湿较高温) 第一天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第二天 没有发霉 1个小黑点 第三天 没有发霉 这个小黑点在逐渐扩大 第四天 没有发霉 在大的黑点边上又长出了2个小黑点 第五天 没有发霉 现在一共7个小黑点 第六天 没有发霉 黑点在滴过水的地方连成了一片 第七天 1个小黑点 那片黑点上长出了一丝丝菌丝,但比较短 从上面的这张实验记录单中,笔者通过分析评价如下:①从记录单中可以发现该生坚持观察记录了七天,说明该生能够坚持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态度方面应该值得肯定和表扬;②从记录单的语言描述方面来看,该生能够运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文字来记录所观察的内容,描述比较科学,也比较清晰;③从记录的内容来看,学生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努力。 除了上述的几种评价尝试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就不一一列出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评价,教师就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当前的探究水平处在哪个等级。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把这一信息反馈给学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当然,教师在反馈信息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特别是能力方面,要避免简单的说“行”还是“不行”,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正如前面所述,对一个教师来说,不可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所有方面进行评价。班级较大时,也不可能在每个活动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选择评价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搜集真实、有效的评价信息,再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实施评价。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与人力资源部中小学及校外教育处,《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韦钰〔加〕,《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