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板书设计类型的研究 宁波市江北区中城小学 卢 昱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板书设计”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技术盛行的今天,板书仍有其应用的市场。板书是课堂知识的浓缩,板书能够清晰地突出教学重点,板书为教师课堂小结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图示式、提纲式、流程式、对比式、批注式这五种板书类型来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板书设计及其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板书设计 应用形式
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板书设计”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学大行其道的今天,板书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清晰地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教师的课堂小结打下基础。作为传统教学基本手段之一的板书,仍然有其应用市场。 比起语文、数学、英语课,信息技术课教学环境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样在课堂板书的设计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语文课上,学生的注意力范围大多会集中在教师、黑板、投影屏幕、课本上,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关注板书,会把板书的内容记下来,所以语文课的板书可以详细。而信息技术课就大不一样了,大多数时间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各自的电脑屏幕上,学生对电脑屏幕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他一切,大幅度的文字板书对学生而言根本没有多大吸引力,就更不用说做笔记了,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板书就需要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一抬头就有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板书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特征,板书的类型都会有所不同。不管什么样的板书类型,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好的板书,能够用静态的文字、符号、线条,引发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考活动。选择合适的板书类型,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如何精雕细琢,“板”出重难点之“眼”?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常见的板书类型和适用范围作了具体的分析与归纳。 一、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箭头、线条和文字所组成的文字图形的板书方法。这类板书适用于比较抽象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 【案例1:美丽的校园】(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会曲线工具的使用。要准确地使用曲线工具,必须经过三步:首先使用该工具拉出一条直线,然后拖动一次鼠标确定弧度,最后再拖动一次鼠标确定弧度,这样一条曲线才算完成。这个知识点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图示式板书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如图1板书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曲线工具的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图1:“曲线工具使用”的板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尝试曲线工具的使用,接着请1-2个学生上台演示尝试的结果,然后教师进行细致讲解,边讲解边板书,最后通过画气球、彩旗、横幅等练习这个工具的使用。学生在练习曲线工具的过程中,板书保留时间长,就能够带给学生持久的直观效应,帮助学生掌握,而多媒体课件在播放过程中一闪而过,学生容易出现“当时清楚,过后模糊”的现象。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案例2:去上排键家做客】(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9课) 掌握上排键指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上排键指法可以与基本键指法对应起来,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键指法的前提下,根据对应关系学习上排键指法,这样不但减少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上排键指法可以与基本键对应起来,教学下排键指法也可以与基本键对应起来。如图2A板书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上排键与基本键的对应关系。
图2A:“上排键指法”板书 图2B: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如图2B)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给学生视觉刺激,同时配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键盘指法。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设计图示式板书的目的是站在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图示式板书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运用箭头、线条和符号便于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就是根据教学重点以大括号或者编号的形式依次列出教学内容。这类板书适用于结构和层次都比较清晰的教学内容,能够清楚地告诉学生本课需要学会和掌握的知识。 【案例3:一份邀请书】(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第3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格式设置。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知识点,包括对文字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设置,教师就需要通过提纲式板书将每个要点一一列出,让学生一目了然。如图3板书清楚地展示了本课的重点及要突破这个重点所需的要点。
图3:“文字格式设置”的板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列出板书,告诉学生本节课要突破这个重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围绕板书采用“尝试—演示—讲解—练习—展评”的形式展开教学。板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提纲挈领,学生一抬头就对本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尤其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特别有用,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最后小结打下了基础。 通过案例3,可以看出设计提纲式板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纲式板书的特点是: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流程式板书: 流程式板书是把某个知识点的操作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的一种板书方法。这类板书适用于有明确操作步骤且操作步骤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 【案例4:机器人画正多边形】(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第13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多次循环”模块,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走正多边形。在教学过程中,以“机器人走正方形”为例,采用“多次循环”模块设计程序,使程序中“直行”和“转向”功能能够重复执行四次。如图4板书就非常明确地展示了“机器人走正方形”的流程。
图4:“机器人走正方形”流程板书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操作流程复杂,且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教师只单纯地讲解演示,那么在学生自行操作的时候就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遗忘其中的某些步骤,会导致任务难以完成。而运用流程式板书,就好比再现教师的演示,学生容易接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案例4,可以看出设计流程式板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操作步骤。流程式板书的特点是:指导性强,能够把复杂的过程依次列出,理清思路,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是将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点用对比的方法来呈现的一种板书方法。这类板书适用于知识点之间的异同比较,常常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 【案例5:风车的制作】(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第9课) 学会Word中文字的删除操作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Word中文字和文字块的删除操作方法很多,其中用退格键Backspace和删除键Delete都可以实现对文字的删除。学生要掌握这个重点,则要知道它们的异同。如图5板书运用表格对退格键和删除键进行比较。
图5:“退格键和删除键异同”的板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首先让学生自行尝试退格键和删除键的用法,比较它们功能上的异同,然后让学生来回答和演示,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式板书列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案例5,可以看出设计对比式板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对比式板书的特点是:梳理教学内容,增强了知识的整体感,有利于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五、批注式板书: 批注式板书是一种逻辑关系比较灵活的板书形式,它可以与其他板书形式结合起来使用。主要用于课堂上即时出现的问题,比如学生的现场回答、老师课堂教学上突然的灵感,都可以通过批注式板书来实现。 教师在教学画图、Word或PowerPoint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品评价。对一副作品进行评价,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的学生从作品的操作方法来评价,也有的学生从作品的布局来评价,还有的学生从作品的美观程度来评价。这些都是课堂上学生现场回答,教师在备课时是不可能完全预测到,这时通过批注式板书来表达(图6所示),使课堂富有动态性。
图6: 批注式板书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是动态的,因此课堂教学就是一门动态的艺术,批注式板书很好地反映了课堂教学这门动态的艺术。把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突现的灵感 随时通过板书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感。
板书形式的多样性,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智慧。但形式之美并非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追求板书的多样性,不如追求板书与教学设计的切合性,教学重难点的突显性,学生思维的启发性。关注课堂的动态、为教学添彩、为学生服务,才是板书“雕琢”的真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