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浅谈信息技术课前准备 宁波市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梁健飞 [摘要]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把事情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是一样,课前准备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只有做好课前准备,把各个方面的工夫做足,做好,做到位,才能够顺利的上好课,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课前准备 教育 备课 设备 我们经常能听到别人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意思是为了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后果会很严重。信息技术课前准备也是一样。可能有人觉得,信息技术课,准备什么啊,学生到电脑房里面把电脑打打开,操作操作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好准备的。其实不然,信息技术课的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准备不充分,轻则可能硬件或软件出现问题,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重则将无法顺利进行上课。既然课前准备这么重要,下面我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做法来谈谈自已平时在课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主要分为课前备课准备、课堂设备准备、学生常规教育三块内容。 课前备课准备 (一)、学情分析: 备课准备前最最重要的是学情分析,只有先了解学生,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备课。小学阶段从3-6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然而每个学校基本上只配置一至二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每个信息技术老师要上很多班级,因此,学情分析,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对每个班级学生的特点,做好学情分析,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学情分析时,可以与班主任及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家庭是否有电脑学习环境等情况,作出分析,全面掌握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虽然可能做不到了如指掌,但至少要心中有数。 (二)、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要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抓住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情分析,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定详细、科学的学期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安排好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并能根据实际的上课需求,进行适当的改动,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快慢。 (三)、备课 教师应根据学情分析得出的结果,针对相应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兴趣激励法等等,来突破教学难点。 注意合理安排教学环结,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注意衔接与过渡。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清晰的过程结构,应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安排教学环节。 在设计相应的任务时应充分体现分层教学这一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兼顾差生和优生,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在教学任务中还应当穿插质疑法、激励法、游戏法,自学法等教学策略。 课堂设备准备 (一)、硬件准备 课前先把学生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电源打开,看看是否都工作正常,如果有损坏,应当及时修复,以免影响学生的使用。另外还需要对存放学生作业的服务器、交换机、教师机、投影仪等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工作正常等等。做到课前把这些设备都打开,迎接学生上课。有些人可能会说,一台一台的把学生电脑打开有点麻烦,我可以让学生早点进入教室,打开电脑的啊!我想这么做,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打开电脑,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开机的过程上,不会利用这段时间看书,进行预习。二是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故障电脑,等学生开机,发现问题后,再想来修复,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上不允许,再则,万一教室内有多台电脑同时出现问题的话,会影响教师的正常上课过程,严重的影响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施,得不偿失。因此,见意还是辛苦点,把学生的电脑依次打开,而且这个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另外学生电脑一天当中只要打开一次就可以了,下次直接可以利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集体开、关机,非常方便。 (二)、软件准备 检查教师机上安装的电子教室软件是否正常,课件是否能用,学生机安装的软件是否和教师机一样,是否能达到教师演示时的样子等等。我曾经遇到过两次由于课前软件准备不充分,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一次是,学生作业做完后,想上传至作业收集服务器上时,发现根本不能正常登陆,我一查,原来是服务器上的ftp软件还没有打开,导致学生无法上传作业,故障及时得到了排除。还有一次比较严重,正当我准备使用电子教室软件向学生进行屏幕广播时,电子教室软件无法正常使用,频频报错,不能对学生演示,后来一查,是电子教室软件出现了错误,需要重新安装,整堂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只能在我的口述中进行操作,教学目标完成的质量不高。因此,课堂软件的准备也十分重要,宁愿自己辛苦一些,把各个方面都想到,事先都试一试,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使课堂正常顺利的进行,不至于临时出现问题。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学生常规教育 (一)、课前排队,有序进课堂 上课提前5分钟,学生应在体育委员和电脑委员的指挥下在班级门口排好队,由他们带领进入电脑室。这里需要注意提醒的是,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上电脑课,应重点关注排队纪律,这其实也是为了课堂纪律的执行打好基础,在刚开始上课的那一段时间里,每次一定要亲自到班级门口,督促学生排队上楼,等到他们升到四五年级,养成习惯后,就可以少操心了,可以直接让他们排好队进入电脑房,教师只要采用平时抽查的方法即可。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老师经常会有临时任务,如果每次都去关注学生的排队情况,可能不太现实,因此,可以委派相应班级的电脑委员及时记录排队的情况,对于个别学生不守纪律的情况,及时汇报。 (二)、安全教育不放松 安全无小事,须警钟常鸣,信息技术课堂有很多带电设备,如电脑,空调,一些闲置的电源插座等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所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教育学生,不能用湿的手去碰电源开关,不能用力去敲击显示器,更不能用湿的毛巾擦拭显示器和主机,坐椅子的时候不能向后仰或者向前倾,以免摔倒,上下楼梯时需靠扶手,进入课堂有序排队,下课后,应有序到门口集合,排队时不能故意挤压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提醒的地方。经过反复的教育,会使学生的脑海时刻有安全意识,明白哪些是危险操作,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三)、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言行。“遇到棘手的问题后,应及时向老师请教,不能胡乱操作。不能把零食和水带进课堂,不能随意开关机,离开教室前,整理好书本和桌椅,把垃圾带走……”这些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觉得,对于学生,应当时刻强调课堂纪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尤其是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和对待。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上信息技术课,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常规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而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平时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学习比较辛苦,会产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放松一下的想法,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需要用心学习,才能够成为使用信息技术的行家里手。 信息技术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够把课堂掌控自如,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为学生带来知识,带来欢乐。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为学生插上知识的翅膀,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30条》 2、孙小飞,李艺,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06.6,29-30 3、谈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改革 张素琼 绵阳市剑南路小学 中小学电教 2005/4 4、郭善渡 《探究式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EB】 中国教育科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