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对策---记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几个问题和探索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目前的状况:A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只是基础工具课;B 教学前准备不充分;C 课堂中练习针对性太强,有依葫芦画瓢之嫌。小结及处理的方法有:对A类情况我们要结合学校师训这块,加强教研组管理;对B类情况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C种情况主要是如何把工具性同思想性的统一进行教学,也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课堂教育现状分析 教学理念 兴趣
【正文】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以来,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日益加强。而运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讲授信息技术课,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理念及方式也在社会飞速发展中下,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渐成熟。凭个人多年的教学感受,对目前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做个简要的分析和小结。 目前的状况分析: A 教师的教学观念只是基础工具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信息意识、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引导 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在我们现行的课堂中教师常常简单理解教材中的‘学习目标’,上成简单的工具课,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思想熏陶及教育。如: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五课《池塘里的小蝌蚪》学习目标1、是学会用选定工具选定图片。2、是学会移动、复制、翻转等图片处理方法。教师在导入时就让大家听了一下录音《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说:‘今天我们就来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然后就在上面进行演示如何做画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诸多因素是被动性,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为教其方法如何画而以,给人是做画匠之感。 B 教学前准备不充分。 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提高,课前准备是关键。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现在相当部分教师都是进教室前应付性的准备。抄现成的教案,从那教案本上看根本找不出什么问题,一切内容俱全,还有年级段长及相关领导的签字,算是合格教案。我想这仅仅是教案合格。如果当你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课堂上听课时,所有的临时动作都会出现。如例题,习题都要临时在黑板上写上好几分钟,多媒体中的习题也要从电脑中找上一会儿,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课件,既是有了课件也同课堂教学不能共舞。这样学生学习的节奏时断时进,思维、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时间也在悄悄中流失。正如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所说的: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C 课堂中练习针对性太强,有依葫芦画瓢之嫌。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教师在上课之时,一般都是先讲,先听教师说,再去思考或操作;先看书上例题,再去依葫芦画瓢。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方面的,学生就更没有大胆质疑的需求或勇气。二是只看表面现象,只看结果。其特征是:回答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算出结果却不能说出为什么这样算等等。三是思路呆板闭塞,只会一个方面想,一个圈子转。其特征是:同一题的解题思路千篇一律,某题做不出来,没有继续思考的意愿等。虽然有诸多练习,但是主要针对技能,少了学习情操的培养。更谈不上思想教育的熏陶及贯穿。 小结处理以上情况的方法: 对A类情况我们要结合学校师训这块,加强教研组管理。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学历培训,学校从待遇、时间上给予优惠和保证。指导、扶持新教师。教导处对工作不满五年的教师,通过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参观学习、观摩教学、欣赏优质课等形式;对近新入校两三年的教师,所在教研组要指定本学科骨干教师或带头人开展“帮带”活动,指导备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聘请其他学校优秀教师讲示范课、介绍教书育人先进经验;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了解并帮助新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促进其迅速提高教学能力,胜任教学工作。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学校聘请校外名师、学者、专家来讲学,专题讲座,或进行现场做课,组织观看音像教材,征订教研动态、教育理论资料,帮助教师学习、掌握最新教育理论。 对B类情况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1、教学理念的准备这是教育的灵魂,如果理念一偏差,再好的课也是白搭,说不定是适得其反。如课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课里的计算机的发展,师说:“计算机的发展,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空前的革命,好不好啊?”生说:“好”,这时一个小男生说:“一点也不好,我爸每天捧着电脑一点也不管我,太空中到处是电子垃圾……”但是这个教师却拉下脸说:“同学们他这样回答好不好啊?”生齐说:“不好”你看这是什么理念啊;2、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准备,课堂教学设计的准备,教具的准备。这是每个教师都是必须要做而且要精心努力做好。对教材要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条不紊地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得轻松,老师也在游戏中开心讲授,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开心心地上好每一堂课;其次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准备习惯。 对C种情况主要是如何把工具性同思想性的统一进行教学,也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础工具课。但是我们不能把这门学科仅仅看成工具课,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思想贯穿在内,那就如何给机器编程,没有灵魂。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教给学生,鼓励他们运用计算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兴趣是重中之重。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有了兴趣才有了成功,要成功必有创新。没有创新,没有灵魂的教育,只能是机械的重复。那必将误人子弟也。这样的例子我不在一一例举了。江北实验中心小学的应海荣在慈溪实验小学举行市教研活动课上的《探索鲸的奥秘》中,他处理的是比较好的,他看到学生在搜索到很多资料的时候,就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分辨知识的准确性,权威性,更重要的是康健性。只有我们及时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教育,比什么专项教育效果要好的多。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学时忌什么,学而为什么。让学生逐渐感知学知识与发展思想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前途更有希望,更有前途。 虽然我们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总有这样的不足,或那样不对之处,但是一发现就应该要及时做到亡羊而补牢,更应具有‘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⑨’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此话出自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⑧《论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⑨【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