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中合理地创设一些与实际情景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探讨问题创设的各种情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新时代新人才。
关键词:问题 情境 信息技术 创设
记得以前曾有一个同学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们背那么多的语文课文,做那么多的数学题目,长大了,真的有用吗?”。当时我就被问住了,是呀,这是一个多么天真而简单的问题呀。每天,孩子们重复着背诵抄写,做那么多的作业,真的有用吗?再有一次亲身的体验,在菜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居然算不出一斤二两肉的价钱(11元一斤)。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太多、太多,学生在为老师学,在为成绩学,在为家长学。 针对出现的这一情况,很多学者、教育家、老师们一直在反思并改进着我们的教学,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不厌学,做到学习不脱离实际生活,真的学以致用。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观测和课堂教学应用,我发现,合理地创设一些与实际情景相关的问题,对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起到了激发作用。下面就简要地来阐述一下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情境问题创设的条件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能课、工具课。学生通过学习信息知识,来为学习其它课程服务,为以后的日常生活服务。由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容易操作,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有充分时间来向学生提出更切合实际的问题。 例如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三课,关于输入法的切换的问题,我们知道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进行操作。根据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一般学生都会先学会鼠标操作,而忽视键盘操作(Ctrl+Shift)。而实际情况是在以后的学习中键盘切换也是比较实用的,所以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也能够记住这种快捷方法是关键所在。于是我们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问题:如小明同学接到一个通知让他马上在电脑上打一篇作文用于投稿,可是当小明打开WORD后,发现鼠标不灵了,输入的都是英文,而旁边又没有请教的人,请同学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做? 二、情境式提问的作用 作用一: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其实就上面这个问题还有更直接的提问方式:输入法切换除了用鼠标操作以外,还可用什么方法来切换?两种提问方式,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容易对情境式提问感兴趣。实践也证明,在以后的复习提问中,对比于情境提问的A班级和直接提问的B班级,发现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A班级远远高于比B班级。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作用二:可以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现实,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例如第二册第九课关于文件与文件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本身是很枯燥的,我们的学生搞不清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同学要去买一本四年级信息技术参考书,怎样在茫茫书海中既快又准的找到这本书呢?因为大部份同学都有去书店买书的亲身经历,通过小组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结合课本学习的内容,很多同学就能清楚地认识文件夹与文件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了。 作用三:情境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近几年试题的变化,题目类型越来越贴近现实。很多学生平时因为缺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才导致碰到此类题型就容易失分。所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就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教会他们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各学科经常创设这样的情境式提问,课堂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会更喜欢学习。 三、情境式提问创设注意点 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好的提问方式可以为孩子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好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学而不厌。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问的一种,这类提问,学生适应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首先它并不适用于每一堂课。其次要合理地设置提问,我们多做课堂教学设计,不能牵强附会把所有的内容都和现实生活场情联系起来,反而会适得其反。最后当有一个好的情境时,要有条理的分析完问题,不要三分钟设置问题,三秒钟解决问题。这样问题没充分解决不说,更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虎头蛇尾。 在我的情境提问教学中,时常可以看到同学或喃喃自语、或激烈讨论、或埋头思考,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兴高采烈;为解决了问题,而欢喜雀跃。我明显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了,我们的学生更好学了。学生不再因可以在信息课中可以玩游戏而爱上我的课,而是更愿意听我的课了,这难道不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吗!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把各种提问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以问促兴、以兴促行、以行促果,相信我们的教学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