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有效课堂——《画圆》一课教学探析 滨海县东坎实小 杨 兰 滨海县教育局 仇大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为上好一堂课,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编排、构思新颖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画圆》是江苏省新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8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是“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文全面分析,我们从实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信息技术课成为有效的课堂。 一、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有机整合逐层呈现。 信息技术课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的持续时间较短,很容易走神。针对这种情况,教者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当学生思维活跃,投入了学习情感,实现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因此,课堂伊始,我就出示许多圆形物体的图片:钟、西瓜、篮球、气球、太阳、白云。让他们先了解图中有哪些形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图形这一过程,然后再引出“椭圆”和“刷子”这两个工具。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把抽象的图形和实实在在的物体形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以后更深入的运用画图软件进行绘画。教材是按照画白云、画气球和太阳的顺序来画的,在这里我稍作了修改,按照画椭圆、正圆和线条的顺序来一步步完善白云、太阳和气球图。不拘一格的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兴趣盎然时,才有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动力,我们的课堂才有活力。在学生掌握了“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后,为了进一步造浓学习氛围,教着展示自己制作的带有红色光芒的太阳,给学生的视觉一个大的冲击,“呀,这个真漂亮”(颜色鲜、亮),与他们的绘制的太阳一对比,马上就被吸引住了。在学生运用“刷子”工画太阳光芒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学生作品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感,并在评议中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和意识。如:有的学生画的光芒与你画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增加了线条的变化。他画的光芒很有新意,你能不能设计更有新意的光芒呢?学生就会想到画出富有新意的线条来。 本课的学生实践操作部分,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画白云”、“画太阳”、“添光芒”三个小任务,使教学内容不但富有趣味性和学生日常学习之余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还能发挥操作内容的有效性,进而达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重难点合作探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在新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新知。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渴望,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年级学生刚刚认识电脑,对画图软件还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画圆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画白云这一内容时,我在成功激发学生画云兴趣,学生迫切想画云的心理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课本的方法,同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从而降低学生的认知和操作的难度,结合小老师演示操作,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椭圆工具学会画椭圆——白云。在接下来的练习环节,学生的操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何画出正圆,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如画正圆的方法、撤消工具的使用、清除图像的方法等,学生产生这些困惑时,我没有直接地给予解答,而是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通过看书,同学相互研究,这样在学生解决问题、学会知识、能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还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会了交流,学会了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学会了学习,以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着重采取小组协同教学的模式,创设合作氛围,渗透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一起认识合作,激励合作,增进合作,快乐地学习。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小组学习不仅能培养合作精神,又能使教学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一齐快乐地学习知识。我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组,这四个人就是一个团队,要求他们在上课时的实践活动中,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究,共同进步。使他们增强学习操作及掌握信息知识、技能中的自信心,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协同教学模式的设立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分层练习人人提高,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练习是给学生提供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学生中存在着对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我在布置练习的内容和操作时间要求上,在难度和发散的程度上都设计成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既能掌握浅层次操作,又想探究深层次的内容。在《画圆》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拓展性的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师:“椭圆”工具和其它工具组合,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图画,请发挥你的想象,选1-2件把它画出来。(学生创作)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的作品(师生欣赏评价学生的作品) 我们请小作者说说是运用什么工具绘画的,我们还可以给别人提出建议,使他们的画更美。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三个层次进行练习,自主性大大提高,这样的弹性方案设计使全体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少做、快做,对于个别已经熟练掌握操作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跳过,直接做有提高性及有发展性的题,同时也鼓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试做难度较大的题,适度加压,适时推波助澜,避免半途而废,在尝试中得到提高。在安排练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信息技术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和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时代里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很重要,因此应重视方法性知识的练习。不论操作程度的熟练与否,人人都有练习能完成;不论知识水平的高低,个个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惟有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过程演绎得更加精彩。 附:《画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画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椭圆”、“铅笔”等工具的使用。 2、能用“椭圆”、“铅笔”等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绘制基本图形的过程中领会“椭圆”、“铅笔”等工具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绘制圆形和线条,使学生切身感受“画图”程序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热喜爱。 行为与创新: 能用“椭圆”、“铅笔”工具绘制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绘制日常生活中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杨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都很善于观察,谁是最善于观察的小观察家呢?我想用个问题考考你们。(出示图片:钟、西瓜、篮球、气球、太阳、白云)。 这些图里有什么呀?这些都是什么形状呢?(圆形) 同学们想自己动手,把它们在电脑中画出来吗?今天,杨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画图软件来画圆。(板书揭题) 二、自主探究,学画白云 [过渡]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非常漂亮。如果同学们能画出这些白云,那就更棒啦!对自己有信心吗? [读一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读一读“画云”这一部分,并思考怎样画云。 [试一试] 都看明白了吗?好的,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画一片白云。 [说一说] 从同学们脸上喜悦的表情来看,想信大家都有所收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生交流 师:大部分同学画的云很漂亮,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积累经验,让我们回想一下刚才的操作,谁来说说看,怎么做才能把云画好呢? (椭圆的大小、位置、撤消等)(师演示)如果发现画的不满意,我们可以使用“撤消”或“清除图象”,重新绘画。 [练一练] 请同学们试着再画两朵白云。 白云画好了,要把它保存好,我们使用计算机一定要养成随时保存文件的好习惯哦。请同学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将图画保存好。 [比一比] 我们已经学会画圆了,圆形除了椭圆,还有正圆。(出示对比图)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1分钟的时间内画出正圆。 [小游戏]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 (画一画) 运用椭圆工具,把图画补充完整 钟 太阳 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下,补充后的图分别是什么? 瞧!改变一下太阳的颜色会更漂亮。(出示红色的太阳)想学吗? 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红色是怎么来的呢? 心动了吧,赶紧拿起你的鼠标,先画一个圆。 太阳公公的脸圆圆的,可是它的光芒、眼睛、嘴巴不是圆形,哪又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生:用刷子,铅笔 [找一找] 找一找,“刷子”和“铅笔”分别在工具栏的什么位置。 [做一做] 我们一起来画太阳公公的眼睛、嘴巴和光芒。 [保存] 太阳画好了,请注意保存好。 “椭圆”工具和其它工具组合,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图画,(欣赏) 三、分层练习内化知识 任选其中一题进行训练 [基础训练] 画气球 [创作训练] 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作品评析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圆来展示我们生活中的物体,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只有圆形可以展示我们的世界吗?生活中的物品还有哪些形状的?同学们想学吗?凭着同学们的热情,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学习,一定能利用画图这个神奇的工具,画出更多更美的作品,画出我们五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