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伦理道德的教学——《发帖与回帖》教学设计 盐城市实验小学 李玲 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曾经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在,基础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一个广泛认同的观点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教育。 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忽视了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不能满足学生从心智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学知识、增智慧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但未定型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儿童,心理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自身行为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相违背的现象,比如网络上的污言秽语、网络游戏、网络犯罪……使用者只有在良好的伦理道德支配下,才能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如何在教学中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以《发帖与回帖》一课为例,谈谈在信息技术中渗透信息伦理道德教学。 《发帖与回帖》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十五课的内容,面向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该课是学生在“走入论坛”的基础上,学习在论坛上发帖与回帖。这是学生在论坛上交流的第一节课,内容直观灵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学生除了要学会发帖与回帖的操作方法外,教师还要渗透文明上网的理念。 一、内容结构图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江苏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根据此纲要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1、知识目标:能熟练以自己网络身份登录论坛,掌握在论坛上发帖与回帖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发帖与回帖的过程中,讨论如何正确发帖与回帖。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初步形成文明上网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 发帖与回帖的基本操作。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掌握发帖与回帖的操作步骤。毕竟信息技术课程是重视技术的,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上升到其它层次。因而我把发帖与回帖的基本操作作为重点之一。 发帖与回帖的注意事项。尽管论坛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教者可以通过浏览别人的帖子,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如何正确发帖与回帖。 (2)难点分析 树立文明上网的理念。网络是个大宝藏,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在教学中可以列举网络信息活动存在的问题,例如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垃圾信息泛滥成灾等,了解并遵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讨论得出发帖与回贴的注意事项,树立“文明上网”的理念。让学生能正确看待问题,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课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并布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发帖内容做出评价,讨论如何正确发帖与回帖。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学法: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是教学生会学,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观察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 练习实践法:用自己的小手实践操作,在练习中掌握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不仅要有善于思考的大脑,还要有勤于实践的小手。 五、教学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如何利用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是我一直在思考及探索的难题。就《发帖与回帖》一课,我认为可以做以下两点尝试。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好切入点,因势利导,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片段:用“我们的校园漂亮吗?”这一问题导入,看一段校园文明的短片,让学生针对短片发表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老师说可以利用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我选择的切入点是“校园文明”,通过图文并茂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知识、学会操作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塑造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往往产生不了积极的效果。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让学生在对话、辩论、讨论中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片段:登录论坛后,让学生找一找去哪个版块讨论。进入版块后,让学生说一说最想看哪个帖子,分析得出帖子的标题要吸引人。在发帖的过程中,举例两个帖子,讨论知道发帖时要标题与内容相匹配、内容要充实。 六、教学过程(详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先了解一下,你们认为咱们的校园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师:大家都说漂亮,那我请同学说说,你认为哪儿漂亮? 生:明亮的教室;教学楼;塑胶跑道;游泳馆…… 师:原来我们的校园有这么多漂亮的地方啊!(幻灯片:美丽的校园)不过啊,漂亮的校园还是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来看看吧。(视频:校园不文明)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我认为……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是如果一个个说,恐怕到下课也说不完。这样吧,我有个好办法,保证能让每个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就是把现实的讨论挪到虚拟的网络上。 (引入论坛)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注册成为一小校园论坛上的用户了。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论坛来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想不想试试? 生:想。 (揭示课题)(幻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课本P78第15课《发帖与回帖》。【板书:第15课 发帖与回帖】 【设计意图】:以“校园文明”为切入点,通过欣赏视频、展开讨论,引入在论坛上发表观点的意图。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论坛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排除客观因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新授 1、登录论坛 师:同学们,我已经提前把“一小校园论坛”的页面放到收藏夹里了。在论坛上发表观点要先用自己的网络身份登录。知道在哪登录吗? 生:单击左上角的“登录”。 师:没错,在相应的位置输入用户名、密码。下面我就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板书:登录】 (幻灯:从收藏夹中找到一小论坛的页面,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论坛,比一比谁是第一个登录者。) (生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论坛) 师:同学们,你们完成登录任务了吗? 生:完成了。 【设计意图】:在论坛上发表言论首先要登录,而登录是上节课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登录。学生自主尝试,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巩固。 2、发帖、回帖 师:登录好的同学会在上面显示:欢迎**。啊,论坛上的版块可真多啊!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与刚才的录像资料相关的,同学们找一找应该到哪个版块去讨论? 生: “校园文明”版块。 师:你很聪明,这就告诉我们在论坛上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找准版块,发表的内容要与版区的主题相关。(单击进入“校园文明”版块) 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就是发帖了。 师:咱们先看看版块中已有的帖子,光看这标题,你们最想看哪个帖子呢? 生:我最想看……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个标题吸引人。 师:这说明发帖的标题也是有学问的,一个好的标题就好比写作文有一个好的题目一样,能给人印象分。 师:好,再给大家一个任务——发帖【板书:发帖】。知道在哪发帖吗?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例谈信息伦理道德的教学——《发帖与回帖》教学设计(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