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奉化市居敬小学 邬徐惠
内容提要: 教学细节是课堂实践中的基本单位,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分解动作,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问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也可能是师生之间一个短暂的互动……教师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让课堂生成精彩,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那么课堂将会成为和谐快乐的地方。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细节
曾听说过这样一则寓言: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样对付猫的袭击?一只被认为很聪明的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猫行走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大家都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由谁去给猫挂铃铛?怎样才能挂得上呢?这些细节问题却无从解决。于是,“给猫挂铃铛”就成了一句鼠辈的空话,人类的笑谈。由此可见,细节虽小,但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知识性、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础工具课,是家长、学生所谓的“副科”、“杂科”。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往往又身兼数职,其他活可能比上的课还多,很多老师因此分散了精力,课堂上是大刀阔斧的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操作技能的传授,很少会去关注教学细节,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多了一份缺憾,少了一份精彩。下面,我从几个课例出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和体会: 一、精心预设细节,打造灵动的课堂 独俱匠心的教学细节是催生精彩、创造精彩的前奏,也是预约精彩的有力保证。细 节的设计缘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思维特征等的基础上,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易度的任务。只有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当我们面对真实的学生的时候,才能用真切的行动来打造灵动的课堂。 案例链接1——鲸的奥秘如何探寻? 第三册《探寻鲸的奥秘》一课,这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关键字查找资料及网页资料的保存。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后,我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说一说:查找浏览有关鲸的资料,把你认为最精彩的网页保存到桌面,然后展示给全班通学生欣赏。 [方案二]写一写:查找浏览有关鲸的资料,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复制”——“粘贴”到Word中,并进行简单的排版和展示 [方案三]做一做:查找浏览有关鲸的资料,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复制”——“粘贴”到Word中,并进行简单的排版和美化,最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这样,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练习任务,既能使基础差的学生在本节课中“消化”所学知识,又能避免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从而使每位学生在一节课中都有所收获。 二、巧妙利用细节,打造智慧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可见,教学需要机智,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我们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把握每个转瞬即逝的机遇,巧妙的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真正做到寓教育于无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倾听细节 时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个人主义”太强,上课不肯倾听。的确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在要求学生倾听的同时,自己也需要学会倾听。在课堂上,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的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语言魅力的同时,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 案例链接2——中毒事件 第三册《电子信使》一课,在导入时,我让学生认识到电子邮件一种最方便、最快捷、最经济的联系方式,从而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我出示任务——申请免费邮箱时,耳边却传来了轻微的“反对”声,“我才不申请呢,上次在家里就是打开邮箱才中毒的,可惨了!”我一看,是杨锞,记得在一次兴趣课中他和我提过电脑中毒的事,我没在意,于是借机让他说说“中毒”事件,这下他可来劲了,“就是上次我打开了一个中奖邮件,从那以后电脑老是一开机就黑屏”。全班顿时一片哗然:“这么厉害啊”,“谁说的,我每次打开都很安全”,“你肯定进过非法网站”。听着这些议论,我说:“同学们,实践出真知,你们不妨先去申请,看看会不会中毒。” 学生开始申请邮箱,并没有发现杨锞说的那么恐怖,都嘲笑他杞人忧天,这时我却表扬了杨锞,感谢他及时的提醒。随后,我向学生渗透了安全上网的意识以及病毒的危害。 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乃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基本需要。作为教师,更应该以浓厚的兴趣面对讲话的学生,及时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出的各种相关信息,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 2、语言细节 俄罗斯有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课堂上,师生间就是通过语言来实现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也要以精练、准确、风趣、幽默来要求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才不会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而学生在这样的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链接3——让我当回孙悟空 在讲授画图软件中的复制操作时,上课一开始,我就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孙悟空吹根汗毛能变出几十只小猴子,那我们只画一颗星,能不能变成满天星呢?”“能,当然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到。那么,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过把变戏法瘾,我们也来变一变。这一番妙语立刻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复制的方法。 可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来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错误”细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动态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甚至 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而在很多时候,教师往往会忽视这样的错误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的教学目标,疏不知有时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讲究艺术和方法,妥善处理问题,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而且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赢得学生的尊重。 案例链接4——失而复得的文件 记得在上《让作品集中展示》的第二课时时,我准备讲一下图片的透明色设置后,让学生打开电子同学录继续操作。在我下令让他们将上节课保存好的作品打开后,学生忙开了。这时,一位男同学惊呼:“老师,我的作品不见了。”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又响起了:“老师,我的也不见了!”顿时课堂像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一看形式不妙,我大声问到:“作品丢失的请举手。”哗地一声,十几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我又问:“你们的作品都存放在老师要求的路径了吗?”这时课堂安静了许多。有同学借机起哄说:“你们惨了,准备重做吧。” 看着他们一脸的无辜样,难道真让他们重做?想了想,我说:“既然这么多同学的作品不见了,那有没有人能帮帮他们呢?”话音刚落,柯悦海嚷嚷道:“老师,我来!”只见他打开开始菜单里的搜索命令,进行了一番操作后,果然找到了。旁边的同学惊呼着,并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柯悦海自然也很得意。我适时的表扬后,又问:“那么你们注意到刚才作品的存放路径了吗?”经我一提醒,学生才发现他没有按要求存放在D:/作品这个文件夹里,而是存放在C:/MyDocument里。再经过一番讲解后,我决定让他们自己试试,果然基本上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作品。 错误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错误也可以成就课堂的精彩。 三、关注评价细节,打造人性化的课堂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评价则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味剂和催化剂,它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留心信息技术课堂不难发现,在学生画出一幅幅漂亮图画的时候,在学生正确快速地输入一段文字之后,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真诚的赞美和表扬,会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促使学生乐观向上。反之,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有利资源,灵活果断地采取多元评价,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案例链接5——小助手的力量 在学习《鲸的知识卡片》这一课时,我给学生的任务是:制作福娃小卡片。由于主题跟福娃有关,于是我自制了“贝贝小助手”、“晶晶小助手”等福娃小助手标牌,在学生将文字和图片复制—粘贴到文本框中,并调整好段落和图片大小后,颁发给了福娃小助手标牌,请他们去帮助还有困难的同学。学生表现踊跃,并有一种强烈地自豪感,甚至第二天还有看到有些同学的标牌依然还贴在书包上。正是采用了这种评价形式,让接受者感到光荣的同时,让没有得到者也有所向往,有所期待。 评价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手段,但评价不是目的。不管怎样,教师应从课堂实际出发,在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同时,注重评价的细节,让更多的学生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作他们的乐趣。 四、反思教学细节,打造高效的课堂 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教师应该及时分析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细节,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临时应变得到的措施等详细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对自己的败笔之处则可以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助人成功,细节使人完美。作为教师,我们要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使教学充满生命的律动,使课堂精彩分呈。 参考文献: 1、《让我们的课堂因细节而美丽——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安徽铜陵师范附小 刘蓓 2、《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徐家沟小学 张燕华 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中国文档下载中心 郭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