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 吴晓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省教版下册第10课,“收发电子邮件”。 QQ是当前学生利用网络交流的最喜爱形式,便捷方便,可以进行文字的交流和发送一些文件,但它要求双方都在线,有一定的限制性,尽管QQ也可以离线交流,但是交流的信息量比较小。所以电子邮件仍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网络交流,本课主要完成在线收发电子邮件、管理邮箱这个两个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在课的设计中,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提炼学习目标,充分营造和谐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抓重点,破难点,做到在情境中创设任务,在情境中触动学生主动探究,在情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的探究发现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拥有一个126的电子邮箱,肯定对利用电子邮件方式进行通信充满了迫切需求,这将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管理邮箱的操作(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实际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电子邮件的收发,采用教师引导示范,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牢固掌握的效果。教学难点是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会做文明网络人,邮件内容要健康、有意义。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指导探究法创设情景——探讨研究——交流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收到2份教师节贺卡:一份电子贺卡(事先挑选动画效果比较漂亮),一份纸质贺卡 学生认真比较,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一组反差比较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认识Email地址 出示老师的电子邮件地址 让学生分析这个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 让学生掌握Email地址的构成,为发送邮件做好准备 发送电子邮件 1、演示、讲解: 发送一份电子邮件给某个同学 观察: 发送邮件的过程 让学生动手实践,以任务驱动学生的求知欲 2、任务一:学生发送一份电子邮件给老师 以“学生姓名”为主题,以“今后保持联络”为内容,看谁先完成。
教师整理学生发过来的邮件,将地址汇总添加在教师的通讯录中,为群发电子邮件做铺垫。 练习: 发送个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思考: ①李明说他的Email地址是:liming,对吗? ②你是如何知道,你的邮件发送成功的?讨论:某位同学发送失败的原因 接收电子邮件 任务二:查看老师发给同学们的回信内容。 探索:接收/查看电子邮件的内容 交流:是不是邮箱里的每一封邮件我们都可以随意打开? 增强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管理邮箱 演示:指明一学生演示观看邮件内容的操作步骤 观察:收件人一栏最后的信息 练习:添加收件人一栏中全班同学的Email地址 充实收件人,为群发邮件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文明使用电子邮件 1、教师出示全球垃圾邮件发送国排行榜 检查:自己邮箱中有无垃圾邮件,若有请及时予以举报,同时将其加入黑名单。 对学生渗透,文明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同时渗透遵守网络道德教育。 2、出示一封学生发的邮件(内容为随意乱打的文字。) 3、演示:垃圾邮件的处理 拓展部分 使用群发功能,为即将到来的节日,给5位收件人发送一份电子贺卡。 分组练习,挑选合适的电子贺卡。 掌握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收发电子邮件,知道如何合理、有效、文明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分析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课后大家可以探索一下发送包含有附件的电子邮件。 七、自我评析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寄贺卡的话题导入,营造了一个适合于教学的信息应用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在情感目标领域,重点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注意网络安全,学生在多方面都有收获。 江苏省教研系统教学评比诚信承诺书 评比类别(请在相应空格内打“√”) 教学设计 √ 教材研究 课题研究 其他 文档标题 小学信息技术省教版下册第10课,“收发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