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图形—巧用翻转》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 调整图形》前半部分。 教材分析 《调整图形》是画图教学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包含了图形的翻转、旋转以及图形的拉伸和扭曲两大内容,容量较大。为了能让学生更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将这一课内容分为两教时。本课时主要学习对相同的图形进行翻转、旋转的技巧,以简化绘画过程,体现计算机画图与普通绘画的不同之处。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图形翻转和旋转的技术,教学难点则是图形翻转和旋转概念的区别,以及灵活运用翻转和旋转。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能力,会简单的绘画,会使用“选定工具”选定图像,也会使用“复制”“粘贴”命令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图形旋转的方向,知道什么叫图形的翻转和旋转,熟悉翻转和旋转对话框的运用。 技能目标: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翻转和旋转等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启发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通过操作感受艺术美,提高学生审美观,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设计理念 新课程中提出,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所以我设计的“巧用翻转”这一课件,自己创意的成分居多,我想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因为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我觉得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着这个理念,结合课堂教学,介绍一下我设计的课件: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一、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我发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非常优美动听,能快速地吸引学生,而且画面上还有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干的倒影情形。因此,我创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美丽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情境中,轻松地学习“旋转”和“翻转”的知识与技能。 2.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我设计了“大风车”和“小风车”这两个板快。用“大风车”渗透课上要用到的数学知识:旋转和旋转方向;用“小风车”让学生观察、比较出每一片风叶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新授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励自主探究。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挑战”和一个“考考你” 。 三个“挑战”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提高: 1、“挑战1”,在老师的演示下,独立画出另外三片风车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图形的翻转。 2、“挑战2”,出示小鱼窃窃私语的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找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进行交流;使所学的技能得到巩固。最后,通过展示学生的电子作品以及积极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挑战3”,在学习了翻转的方法之后,尝试生活中的应用,画一个倒“福”字。通过生活中的倒“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翻转的技能。 接着出示“考考你”,通过“考考你”,引导学生对新知进行认知上的小结:先要选定对象,这不仅仅是本节课的要求,而且是在计算机操作中经常要用到的;然后单击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F)”命令,再选择相应的操作。 三、巩固拓展部分,我主要设计了“小问号”“小能手”“小画家”这三个板快: 1、设置“错误陷阱”,提升运用能力。在学习完了新知识以后,我设置了一个“小问号”这个板快,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小船人物的垂直翻转是不是就是旋转180度?通过学生操作,教师分析、演示,强调翻转和旋转是不一样的概念。通过错误陷阱的对比,使学生巩固所学技能。 2、紧接着,我设计了“小能手”的板快,通过为绘图作品纠错,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画家”,放手让学生探究和创造,灵活地使用本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画出“蜻蜓妙舞”图,巧用翻转和旋转,画出千姿百态的美丽蜻蜓。这是对所学技能的拓展运用,使学生所学的技能,可以在今后的作品中运用自如。 以上设计,是我对教材钻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尝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如下: 巧用翻转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 调整图形》前半部分。
预设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翻转"工具的用途,从而巧妙地选择和运用"翻转"工具,认知"翻转"的存在并了解其重要性。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学会选择和运用"翻转"工具设计制作相关作品,通过师生共同探索学习,让学生灵活掌握使用"翻转"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在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制作的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预计难点 画图程序中"翻转/旋转"命令的巧妙运用。
课前准备 发送本课学习任务所需的画图素材至学生机,“巧用翻转”课件。
教学过程 ㈠课前谈话,作好铺垫 老师知道你们数学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师那拿着书沿垂直方向向右翻)哪位小朋友知道这叫什么吗?(生可能答不上来)没有关系,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就会知道这叫什么了。 师:大家的数学知识真丰富,知道旋转吗?(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哪位小朋友用书本来演示一下旋转?(请生演示)沿着某个点转圈就叫旋转。请生拿书转一转,师说旋转多少度,生用书表示。 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熊欢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出示课件) 师:咿,怎么有两个人?哦,原来欢欢把北极熊的玩具弄坏了,他想向北极熊道歉,可是又有些难为情,因此背对着北极熊。小朋友们,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让小熊欢欢转个身,勇敢地向北极熊道歉,行吗? ㈢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和好(水平翻转)
⑴设疑 师:怎样让小熊欢欢与北极熊和好呢?请大家快想想办法呀。 ⑵揭题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解决刚才遇到的问题,那么在画图软件中,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巧用翻转”(课件出示课题) ⑶学生自主探究(打开课件,探索;打开小熊道歉图) 师:以选定图形的中心垂直线进行左右翻转,就叫水平翻转。(师先用手势,再在电脑上示范) ⑷尝试操作 请生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小熊道歉图”,帮助欢欢。 福到(垂直翻转)
师:过年时,很多人家都贴着倒福字,象征着福到、吉祥。我们使用画图程序也能做出福到图来。 ⑴尝试操作 ⑵交流 师:你是怎么操作的?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以选定图形的中心水平线进行上下翻转,这叫什么翻转呢?(垂直翻转) 制作风车(按一定角度旋转) 师:欢欢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帮助,打算送每人一个风车。(出示风车) ⑴引导观察: 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呢?(四个半圆形) 是怎样的四个半圆形呢?(完全相同的) ⑵引导思考: 完全相同的四个半圆形我们可以用什么绘画技术呢?(复制粘贴) 那么怎样让这四个完全相同的半圆形组成风车呢?(引出“旋转”定义) ⑶旋转方向 师:图上的这种旋转方向我们称它为顺时针方向。在画图软件中,图片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⑷自主探究 师:我们认识了画图软件中图片的旋转方向,那么风车的叶子是怎样旋转而成的呢? 请生自主探究画其中的一片叶子。 ⑸交流方法 ⑹完善风车的制作 请生打开“风叶”完善风车的制作,可以自己试试看,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一起研究。 (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表扬) ⑺交流。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小结 师: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电脑绘画的新本领?(请生说说) 知识小结
(1)翻转/旋转"对话框中有________ 翻转、_____________翻转和____________旋转等命令。 (2)水平翻转是以选定图形的中心垂直线进行____________翻转。 (3)垂直翻转是以选定图形的中心水平线进行____________翻转。 (4)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首先要______________ 图形,然后单击___________单中的"翻转/旋转(F)"命令。 ㈤.拓展,渗透美育 出示十二生肖图。学生选择自己的生肖,运用所学翻转的知识和技能,来画一画,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有把握画好的生肖来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