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教学,教学的风格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而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是由教师本人的人格所决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探讨教师人格与教学风格的关系。本文通过/运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从培养内容、途径、策略、评价等四方面开展研究。阐述古今中外关于“人格”的不同意义、分析教师人格的内涵、分析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表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措施、教师人格的自我塑造以及良好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来论证教师人格特征与教学风格之间的关联;并通过研究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心理素质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扭转目前学生人格令人堪忧的不良状况。分析了教师人格特点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有针对的采取影响和措施,从而为教师健全人格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浅谈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实践性教学反思的过程,新手教师在初始阶段的成长经历对今后的教育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研究新教师的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也是新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新教师以其知识面广,观念新,可塑性强等优势给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但新教师更需要的是在学校这片沃土中迅速成长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集“学习型”、“引导型”、“创新型”于一体的教师。探讨新手教师成长历程,对解决本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叙述法,在具体叙述我园新教师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后,找寻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手教师 专业成长 定位 反思 新手教师就是刚从大学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的新手、生手或无经验的教师。他们刚从学生时代走过,虽然已经熟悉学校的环境,但现在却要重新认识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要仔细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在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亲自地从事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并获得教学经验。 在这个阶段中,新手教师通常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较为开放,也较为理想化,对学生往往采取理想主义的态度。但这种开放化,理想化随着实际教学的增加会逐渐消失,在现实的冲击面前,他们会渐渐意识到实际的教学与理想中的大相径庭,学生并不具有他们想象中的对学习的热情渴望,资历颇深的同事也并不能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交流经验、教学并不像想象中得那么得心应手。他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而不免产生失落感。 这些是新手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了我园新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园新教师具有活力,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缺乏一定的经验的积累,遇到事情考虑的比较浅。 2、在主题环境的创设方面,美观方面想的比较多,对“主题环境的创设”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使环境在主题活动中能更好的突显其隐含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 3、新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忽视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意识;忽视对幼儿即时地回应和回应过于强调预设内容。 4、在评课时新教师们更多的是罗列现象或问题,对具体情况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5、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材料的投放缺乏操作性和原始性,都以高结构的材料为主,对孩子的记录还不够重视。 6、我园的新教师中一半以上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的,相对而言,他们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都比较薄弱。 一、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一) 幼儿园教师角色的转变 幼儿园新教师,在踏入工作之前,一般都会认为幼儿园就是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一起做做游戏,学习简单知识的场所。可真正踏入这工作当中实践时,就会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有新的认识,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定位,也就是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我认为新教师从一开始就要确立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以增强前进的动力。 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我们还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学会适应从表面上看是适应工作环境的问题,而本质上是教师角色转变问题,而师德问题是学会适应的核心问题。作为新教师,我经常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理论知识,还积极参加园组织的各种师德建设活动,并定期做好个人师德计划及总结。从而由理论到实践,深刻认识师德,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落实到生活工作中,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幼儿园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幼儿教师能否正确地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找到自己角色的定位,是新《纲要》能否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的关键。 案例1 在早上幼儿来园后,都自由的加入到自主性游戏活动中。一天,发现在理发店做理发师的王浩小朋友特别认真,他忙着为陈晨洗发,理发,但是不一会儿,理发店里几个幼儿发生了冲突,我看到他们在抢吹风机,这时的我急忙介入,问他们谁是理发师,让他们知道只有理发师才能够用吹风机理发。风波平息了,但是不一会儿,我又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孩子们你抢我抢的,这时我的搭班老师阻止了我,此时的我站在旁边仔细的观察,才知道原来吹风机坏了,他们忙着修理,还有的在出主意,到底怎么修,所以才围了好多幼儿,乱哄哄的。知道了这些后,这时我才介入,王浩说:“老师,我们用浆糊粘住他。”我忙说:“可以,要不我们试一试,行不行?”陈晨便急忙拿来了浆糊,我请手巧的王浩来修理,可引来了孩子们的叹气声,失败了。“哎呀,不行,”我气馁道。“老师,我有个好主意,用透明胶来饶一圈粘住他。”刘哲城骄傲地说道。我便又请他来尝试一下。果然在我的帮助下,吹风机修好了,孩子们高兴地拍起了手。 案例2 我在第一次对小班孩子进行美术教育活动——画圆圈时,发现沈逸文小朋友乱画了好多圆圈,嘴里还嘀咕着:“钻鱼肚了,钻鱼肚了。”我生气地批评了他,沈逸文吓坏了大哭起来。带教老师——周老师听到了过去安慰他,并立刻翘起两个大拇指夸他本领大。周老师便请孩子们说说自己画的圆圈变什么了?这回孩子们都认真起劲地画着,并说着我的圆圈变……。刘哲城说:“我的圆圈变呼拉圈了”;张耀伟说:“我的圆圈变大大的眼睛了”;梅美雪儿说:“我的圆圈变汽球和花生了”;李傲天说:“我的圆圈变钟了”;你一句,我一句“圆圈变梨了”、 “圆圈变泡泡了”、 “圆圈变西瓜了”、 “圆圈变头了”、 “圆圈变皮球了”、 “圆圈变蛋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起来。 由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幼儿园不仅仅希望作为新教师不只是带领着小朋友一起做做游戏,学习简单知识,而是需要新教师:能不断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迅速回应儿童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儿童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探知兴趣,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始终站在观察的角度,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欣赏,在适当时机适当介入并通过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主动地获得知识,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方法,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儿童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促进每个幼儿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优化发展。 二、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一)用情感手段激励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女性教师居多是我们国家所有学校的共性,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女教师肩负家庭和事业的双重重任,加之本性上大多又感情细腻、自尊心强和争强好胜等特点。因此,幼儿园的管理变为一件不易的事情。用情感艺术,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探查心理需要,力求以情动人,以爱换心,尊重、体贴、关心幼儿教师;要急之之所急,想之所想,用诚挚的语言给予教育上的指导,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达到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要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更要避免因亲你疏他而人为造成矛盾,削弱了集体的战斗力。 (二)注重同伴交流 同伴交流也是新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活动中,不同教师必然会碰到一些共性的问题,相互交流、切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收获。同时,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对于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财富。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与鉴别,从而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的、全面的认识,实现共同提高。 同伴交流的内容是多样的,如目标的定位、教学素材的选取、教学经验或者教训的交流、园内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等。研究表明,同伴交流对于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掌握新技术手段尤为重要。新手教师应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或学习活动,乐于交流。交流的渠道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话,指教师与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对话,相互之间达到信息共享、经验共享的目的。在对话中,可以听取同伴对教学设计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听取同伴对教学过程的看法和建议,以获取、吸收和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使之转变成自己的教学智慧。个人的教学经验也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被他人借鉴、共享,从而得到升值与升华。对话的关键是教师间要真诚、相互信任,心灵没有隔阂,发言时无拘无束,这样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与互动。要把对话、研讨变成一个开放的、发散的过程,使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看法、意见、思想和智慧都展示出来。深度对话往往会生成最具建设性的、最有价值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取长补短,丰富彼此的思想,不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二是协作,这也是一种行动研究,需要教师团队的群策群力。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每个教师都是团队的主人,特别是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要做好对新手教师的指导工作;新手教师更要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尽快成长。只有通过同伴互助与互相交流、对话、协作,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研究型团队。 (三)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比赛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