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理论的研究既关心对传统学校的教育改革,又把关注点拓展到对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学习研究。所有的情境理论都强调认知与学习的交互特性和实践的重要性。在情境认知理论下,对教学知识是复杂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复杂知识的主要特征就是结构的开放性、不良性,知识的建构性、协商性和情境性:而且知识是主观的、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是与其形成的情境脉络紧密联系的,知识难于直接访取或传递给他人。在情境认知下,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其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参与实践促成了学习和理解。
如我们的教学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一单元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教学知识是情境化的知识
例如,在学生学习中学基础知识教学这一单元中,如中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师首先准备一节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真实录像片(我们积累了几套数十片中学教学录像带),学生也有一些文本的教学案例。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然后对这一教学情境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环节及组织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录像和教学理论及中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方式(代数概念和几何概念),分析如何将概念的抽象定义转变为教育形态,即在教学中应按以下的教学程序:(1)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即学习概念的价值(往往以问题形式或概念产生的背景进行安排);(2)概念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过程包含着概念的丰富的内容,有概念的应用价值、形成概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变式),这一环节是概念教学的核心,也是高师学生学习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3)概念的明确与巩固;(4)概念的运用与拓展。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在概念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上面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到的教学知识是一种带有情境化的教学活动过程,既有知识产生的背景情境,也有按学生学习规律安排的教育情境。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课例,并根据教师的讲解,从中体会两种教学知识:即“隐性的”和“显性的”,体会教师在教学中的“形”与“神”。教师讲课的形象和教学过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说明教学知识中已经赋予了情境化。以上的教学过程是被称之为“课例教学”的教学过程。
2.学生进行参与互动
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节数学概念教学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课演练;之后轮流在有教师评课和学生听课的数学教学论课上讲课,开展模拟教学活动。
3.教师是参与和指导者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作为教学内容上的专家,而且也是一个学习和问题解决的专家。如在学生模拟演示自己的概念教学过程时,教师向学生经常提出你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怎样设计的?你是怎样安排概念的引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设计?如果对学生回答不够满意,教师还要进行演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时教师既是指导者,又站在学生进行教学设计的角度提醒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学会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
4.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
在学生参与讲课演练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下一次讲课提供机会。学生会对他们的设计进行反思,思考设计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还需要怎样进行设计,以改进和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案。
以上是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程序,这样的教学单元除在数学基础知识教与学(还有命题教学和解题教学)反复运用外,还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训练等单元同样进行。
(三)强化实践,为学生设计模拟教学实习场地
以上的教学知识的学习还处在分离的状态,在教学论教学的最后4至5周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中学教学模拟实习,教学内容可以在中学教材中任选。每一位学生从教学知识的整体范围设计教学方案,并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说课),最后进行讲课。这无疑使学生在经历着中学教师所进行的大部分备课工作,也是对中学教学的探索、实践和学习理解。这时每一位学生都能作为一名“实习”教师讲课,教学论教师和其它学生首先是作为中学生进行听课,然后作为参与者进行评课。
以上的教学不论是从教学内容的阐释还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都力求同基础教育改革下的中学的数学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保持一致,唯一欠缺的是模拟教学的课堂互动不具有真实性。而这一欠缺需要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去体验。
改革学科教学论教学策略后,使教学论教学充满了活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短短一学期的教学论课,使教师感到每个学生的教学知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以上的数学教学论学习后,我们对所教的13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教学知识的感受,根据问卷内容的题目对自己教学知识学习帮助的大小依次进行排序,进而得出以下结论:
问卷调查是要求学生按讲课帮助效果的大小按顺序进行排列.上面的图表是排在首位的数据统计,如果把排在首位和第二位的人数放在一起统计,得以下图表。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认同的是有教学论教师指导的自己的模拟教学实践;其次是教师结合课例的教学知识讲授学习,这正体现在我们设计的模拟实习场和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环境中。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有待加强。调查进一步表明了学生最不认同的是教师单纯的教学理论讲授。
参考文献
[1] 叶斓.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学出版社,2001.
[2]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Rnbert J.Sternherg,教育心理学[M].北京工业出版社,2003.
[4]郑毓信.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及其教学含义[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l0-16.
[7] 鲍建生.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校本教学研修多功能平台[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师范教育中数学教学论教学改革探究.李莉.现代教育科学(高等研究),2006年第2期:130-13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