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如何正确处理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与它的利润目标的关系?
2,如何看待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与农村经济现阶段的状况的关系?
3,如何减少农村资金的外流?
4,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能担负起支持“三农”的任务吗?
答: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的金融机构,盈利是它的最主要的目标。但是为“三农”服务是它既定的目标。农村信用社它的根基就在农村,与农村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无农不稳,无粮不稳”,可见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找到了可靠的政策依据。目前农村面积广大,借款户头纵多,贷款投放分散,需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信用社贷款投放成本,与商业银行相比,投放同金额的贷款,农村信用社需花更多的成本,农村信用社不能获行高额利润,只能是微利甚至亏本。但是农村作为信用社的根据地,信用社只有给予大力支持,把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搞起来,信用社才能获得回报,才能从获小利或亏本的局面中摆脱出来。这就需要政府对农村的积极引导,改善目前这种零散作业的状态。逐步把农村建设成集约化、规模化的经济产业群或产业带,增加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偿债能力,那么,信用社就能按期收回发放出的贷款本息,也就能增加收益,获得较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信用社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充分发展中间业务,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收益。第三,向政府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比如减免营业税或少收营税,实行财政贴息等,以减少信用社的亏损。
答: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与农村经济状况成反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就会不断增加,农民的还款能力增强,投放出的贷款就能按期收回,不会形成不良贷款,信用社投放出的贷款风险就会越小;反之贷款风险就会增大。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较落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多数农民还是零散作业,投入大,产出增加不多,收入增加不多,经济实力较弱,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严重,一遇气候不好的年份,农民粮食减产,收入减少,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信用社的贷款就会形成较多的不良贷款,贷款风险自然增大。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加,农民的信用程度也会不断地减弱,逐步导致贷款损失。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的逐渐重视,一些优惠政策也逐步倾向农村,国家向农村投入的扶持资金逐年增加,农村经济的建设将逐步加快,这也使得信用社向农村投放的贷款量也会不断地增加,农村经济将步入一个稳步增长期,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偿债能力增强,投放出的贷款风险会有所下降,并且能盘活不少不良贷款,化解一部分贷款风险。
答:为了防止农村资金的外流,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导者——农村信用社必须及时收集各种有用的经济信息,为农民指出致富门路,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引导农民寻找用资渠道,创建农村能产出效益的企业、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让农村的资金就在农村循环;农村信用社必须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并认真贯彻执行,决不能因农村投放贷款的成本大,利润小的关系,将资金用作投放其他非农业贷款,轻视农业贷款;国家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不能批准太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阵地争抢吸收农村资金移作他用;同时农村信用社也必须加快改进服务方式,增强吸储能力;国家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大力扶持,提高农民自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信用社再给予大力支持,让农民把自己的钱用作增加自身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来源,从而减少资金的外流。
答: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情况下,信用社能担负起支持“三农”的任务。原因有:①农村信用社发展已有50余年的历史,取得了农民的信任,到今天已经逐步发展壮大,并具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②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对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支持一刻也没有停止,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已形成了离不开的鱼水关系。③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能满足广大农村服务的需要。④农村信用社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管理经验逐步丰富,自己完全有能力管好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⑤国家对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目标,也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⑥国家对农村信用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倾斜,这有利于信用社的发展。⑦随着商业银行的退出,农村信用社吸收了大量的资金,增强了实力。⑧电子化建设进步神速,目前信用社网络已基本开通,实行全国的通存通兑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