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哪些货币政策操作?你如果评价?请举例说明。
答: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要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多种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物价涨幅有所走低的形势,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总体看,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2014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投资实际增速有所回升,贸易顺差收窄;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第三产业增长持续快于第二产业;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形势较好。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既有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渐显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综合增长潜力和动能等各方面因素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仍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突显,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
问题2、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并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答:1.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发展机遇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促进商业银行从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而国外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完善得益于金融的自由化,其中利率市场化功不可没。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以往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预算的软约束,有益于落实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利率市场化提高了银行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能逐渐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减少在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时,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 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将尽,而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市场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时,它又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利率风险是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
问题3、2014年10月周小川表示,中国将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请阐述你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看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也不断开放,外资商业银行的涌入,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缺乏竞争能力的中小金融机构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危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维护以银行业为轴心的金融信用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对存款人的存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和安全感,减少了挤兑的可能性,有效地稳定金融体系,减少了金融系统秩序混乱而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对破产机构存款人的存款做出赔偿,能为存款人提供一定的保护。存款保险机构与投保企业之间的保险全同,强化了存款保险机构对投保企业的外在监督机制,为了防范银行倒闭特别是那些能引发本国乃至世界金融动荡的银行倒闭。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对资产状况,偿付能力,盈利水平的考察,即使监督发现投保金融企业的问题,可以为金融监管部门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后顾之忧,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