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升
内 容 摘 要
金融服务是基层央行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基层央行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工作,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基层央行的在履行金融服务职能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基层央行职能更好地发挥。本人通过调查,梳理出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
基层央行履行金融服务功能的调查与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和推进经济金融工作不断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法宝。做为基层央行要站在新的高度拓宽视野,深刻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寻找对策,谋划科学发展。
近年来,基层央行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工作,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服务工作还存在人员素质不高、内部资源整合不够科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等一些问题,影响了金融服务职能更好地发挥。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切实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一、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人民银行三大基本职能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央行金融服务体系内涵丰富,包括支付清算、货币发行、征信管理和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等服务范畴。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联系着广大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货币发行和现金管理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支付结算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周转和经营效益;征信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和信用环境建设;银行卡系统信息交换关系到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消费环境。因此,只有做好央行金融服务工作,才能及时反映货币政策执行效应,确保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有效实施,才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
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一)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在基层人民银行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从事金融服务岗位的人员只要会操作,能够办理基本的业务就行。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金融服务岗位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县支行因为人员紧张,将一些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员工安排金融服务的岗位上,致使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难以提高。部分从事金融服务岗位的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业务不求甚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往往只停留在传达文件和讲话上,有针对性的新业务、新知识的培训不多。另外,金融服务人员的政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不强。部分人员并不熟知与其金融服务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制度规范,凭感觉、凭经验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较强。
(二)系统内部资源整合不够
一是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目前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工作涉及金融统计、国库业务、支付结算、社会征信、反洗钱、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外汇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沟通和协调,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既增加了业务人员工作量,也给客户带来不便。如企业办理开户和贷款证时,都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资料,办理两项业务要分别提供,分别审查。二是信息系统资源分散。2005年以前推广应用的金融服务类信息系统近20多个,由于未建立统一的科学发展规划,只注重满足某一项业务或某一个部门的业务需求,因而造成各系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不统一,系统间相互独立、资源共享度和整合度低、数据分散,常常出现一个系统的数据需要手工采集到另一个系统,给基层行的业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三)现行规章制度欠科学
一是一些规章制度政出多门,繁乱庞杂,对其内容进行无限的细分、设置过多的环节,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长期以来,针对基层金融服务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上级行和专业部门不断地“查缺堵漏”,制度规定一个接着一个。由于制度规定的繁琐零散,在执行中又往往顾此失彼,无所适从。二是部分制度设计理论上可行,但不便于实际操作和执行。如:以会计营业部门、国库部门的登记簿设置为例,其设置要求,只是散见于相应的业务制度中,既缺乏总体原则性要求,又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规定,各行在设置上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着“宁滥勿缺”的心理,存在着种类“多”、格式“乱”、内容“重”、效率“低”等问题。国库部门登记簿已从传统的四五个增加到目前的二十多个,成为国库核算部门每天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有时发生一笔或多笔集中性的会计业务,如大额拨款、退库、更正、非正常拨款等需要几个会计人员在若干个登记簿上进行记载,本来这些业务都是逐笔输入电脑的,但仍要求进行人工逐笔登记,加大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四)业务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对外金融服务的项目有十几项,而几乎每一项服务都有相应的业务系统,有相当部分的业务系统因为功能的不完善,影响了人民银行对外金融服务。以会计业务为例,目前会计处理主要依赖ABS、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等,在这种高度电算化环境下,而某些内控手段还停留在手工阶段。会计主管对重大会计事项审批,仍需会计主管手工在会计凭证上签字审核。这种情况下,存在事中不及时审核签字,事后补签的可能,不利于有效地实现内部控制。又如,征信系统中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处理问题。征信系统的建立对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由于金融机构的误操作或非恶意拖欠银行的贷款而形成企业和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当客户提出异议时,基层人民银行又不能及时予以解决,必须逐级上报总行征信管理中心确认才能更正,处理手续繁,效率低,影响客户正常信贷业务,社会反映强烈。
(五)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一是账户查询工作,未能明确人民银行是否可作为主体受理有权机关的查询,与司法机关的解释有矛盾。人民银行分支行协助有权机关查询银行结算账户信息时的法律责任、查询权限、范围、操作规程等均不明确。近年来,司法机关要求通过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查询有关存款人的银行结算账户信息较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与司法人员因查询问题发生矛盾,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基层央行不但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还损害了基层央行的对外形象。二是征信管理法律支撑不够。目前《征信管理条例》尚未正式出台,一方面征信部门难以有效地进行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基本上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个人隐私权得不到充分保护。三是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难度大。政府相关部门在对企业、个人实行行政管理时,获有大量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注册和年检信息、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法院的诉讼记录等。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征信部门在采集非银行信用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升
基层央行金融服务水平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贯彻有新认识、落实有新方法、执行有新抓手、实践有新成效的思路,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基层央行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金融服务制度体系,坚持在规范中发展金融服务
制度管理的规范化是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是确保金融服务高效安全的重要前提。基层央行各项金融服务必须坚持制度先行,依法规范。一是努力构建“大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各项金融服务规章制度。注重吸收和采纳现代金融服务的标准与准则,围绕便捷、快速、人性化服务目标,研究制定金融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信息、服务过程的标准,推进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二是要建立科学的金融服务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对金融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保障基层央行金融服务长期性发展必须建立科学、量化、公开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机制。根据各项服务工作量、服务质量、工作效率进行考核,鼓励先进,推动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创新金融服务手段,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金融服务
一是把鼓励服务创新作为提升基层央行金融服务水平的核心来抓。要十分重视信息技术、金融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引入现代管理思想和金融产品设计理念完善各项系统功能,如:征信系统的异议处理问题。可以采用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通过网络填报异议更正信用信息,属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入系统进行审核确认,总行进行统一批量更正,确保征信系统信用信息质量,减少异议,以提高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的效率。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发挥其金融服务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金融服务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服务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努力提升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层次。
(三)统筹规划,整合基层央行内部资源
金融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大,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基层央行必须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工作,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一是要结合人民银行履行新职能要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打破部门割据,形成对外服务的合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二是研究开发人民银行金融服务综合业务系统。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整合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系统,在保证信息资料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端口互联,系统兼容,为窗口服务职能的强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实现各系统的衔接和数据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
(四)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一要转变金融服务对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的错误认识,将部分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员调整到金融服务岗位上,加强金融服务队伍的力量。二要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交叉安排业务人员上机操作培训,让具体岗位人员掌握业务操作全流程,尽快全面熟悉其他岗位的业务,为培养出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三要充分利用内联网和高科技手段开展业务培训。开辟专栏和天地,加强学习和交流,方便业务人员适时了解业务发展动态,把握发展实质,实现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与时俱进。四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金融服务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尽快熟练各项业务的新规定、新要求。
(五)加快金融法律法规建设,为基层央行金融服务提供保障
由于目前部分金融法律法规不适应央行金融业务的发展变化,有些金融服务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因此,建议总行提出增加和修订部分金融法律的提案。如尽快制定出台帐户查询、征信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做到依法行政。
参 考 文 献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办公须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