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农村信用社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改革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二)、与其他驻纳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其他银行)相比较,农村信用社劣势大于优势。
二、区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我区中小企业现状;
(二)、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成因分析。
三、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一)、农村信用社改善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措施和办法;
(二)、银政企互动,促进全区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内 容 摘 要
加快服务于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不仅是政府、中小企业的要求,也是实现银行,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机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解决区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偏窄、融资成本过高、无担保等难题,农村信用社做了诸多尝试,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面对残酷的金融环境,农村信用社要在区域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壮大自身实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银政企互动,三方配合...
我区农村信用社以“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立足县域,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是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截至2009年3月末,在全区八家区级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突破10亿元大关,占有市场份额为19%;贷款余额近7亿元,占有市场份额为20%。全区金融机构众多,竞争加剧,信用社市场份额较低,存贷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是制约我区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村信用社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倾力打造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两个”核心竞争力,将信用社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经营效益好的“县域银行”,真正发挥名符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应结合纳溪区的实际,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和 “保增长、防风险、促发展”的要求,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壮大信用社自身实力。
一、我区农村信用社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改革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我区农村信用社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自成立之日起即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和改革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006年6月 28日省联社成立后,农村信用社以管理责任和风险责任全面移交省级人民政府为标志,农村信用社真正步入深化改革发展阶段。2008年3月24日,我区县级统一法人联社正式挂牌营业,全区农村信合事业发展再谱新章。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长期未理顺,严重制约了农村信合事业的发展。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多,经营包袱沉重,经营效益差。如不良贷款、政策性亏损,拨备覆盖率低等问题都急待解决,信用社只有轻装上阵,才有能力更好的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
(二)与其他驻纳区级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其他银行)相比较,农村信用社劣势大于优势
1、资本金来源不同
农村信用社资本金是向自然人和企业募集的,筹资成本较高,且缺乏稳定性;而其他银行以国家注资为主,农村信用社存在先天性的差距。
2、信贷资金来源成本不同,信用社成本高,其他银行低
存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008年全区信用社存款占有的市场份额为19%,但活期存款比重只有25%,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大部分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相对较多,成本较高;而其他银行活期存款比重大,占34%-81%,信贷资金成本相对较低。
3、员工人均存贷规模不同
农村信用社员工人均存贷规模不足1,000万元,营业费用高;其他银行人均存贷规模达数千万元。以纳溪区中行为例,其人均存贷规模为3,500万元,为农村信用社的3.5倍。
4、网点及布局不同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全区22个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服务覆盖面宽,但经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风险控制难;而其他银行由于实行商业化经营,前几年就大量撤并机构,除农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外,其他的网点机构几乎全部收缩在了县城内。
5、管理成本不同
农村信用社综合性强,网点较分散,管理战线长、难度大、成本高;其他银行实行“扁平化”管理,专业化程度高,集中,易管控,成本较低。
6、科技手段与自动化程度不同
农村信用社在交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以前,因系单个的小法人,在科技上资金投入较少,自动化程度较低,其他银行的科技手段与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因此运行成本低。
7、市场定位不同
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居民和中小企业等中低端客户为主;而其他银行以中高端客户为主。例如,纳溪区境内的特大型企业“泸天化股份公司”即选择在工商银行纳溪支行办理主要的存贷业务。
8、决策权分配不同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独立法人,其经营决策权,尤其是信贷审批权限以县级为主,上级为辅,基层社自主权也较大,信贷决策权比较分散,经营方式较灵活;其他银行实行总行—分行—支行逐级授权经营,贷款审批权比较集中,需逐级上报审批。
9、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不同
其他银行实行政策性剥离为主,多数由国家财政“蔸底”,如去年农行全市剥离9.7亿元;而信用社则全部自行消化,加重了经营负担,背上了因体制障碍而形成的历史包袱。
面对与其他行的差距,农村信用社要深刻认识加快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深层矛盾,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一切问题。根据联社改革发展规划要求,明年要努力实现以下改革发展目标: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有效发挥,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初步建立,竞争能力大幅提升,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0%以下,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在20%以上,提升存贷款市场份额1个百分点以上。
二、区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我区中小企业现状
截至2009年3月底,全区共有中小企业300余户,其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258户;年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中小企业77户;已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78户;全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1,043万元,但在信用社的贷款余额只有11,885万元。
(二)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成因分析
1、企业自身原因
(1)全区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不规范。多以“家族”式企业存在,管理松散,注册易变,寿命期短,在申请借款时难以获得贷款或只能获得少量贷款。
(2)中小企业资本金较少,实力不雄厚。在财务指标上影响资产负债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刚性评级指标值上只能得低分,影响企业整体评级和授信。
(3)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可信度差,企业经营成果难掌控。
(4)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不按时归还到期债务,不太注重银行信用记录,个别企业甚至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
(5)企业缺少抵押担保物或抵押担保物不足值。
2、银行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对银行的吸引力不强,风险大,管理成本高,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贷款管理人的风险责任。
(2)信贷准入门槛高。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同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评级授信,导致企业的信用等级低,相对门槛较高。
(3)银行内部监管处罚较严,贷款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加之法律法规、产业政策限制和银根松紧等刚性约束,对机构、高管、经办人均要进行违规处罚,导致银行“惜贷”。
三、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一)农村信用社改善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措施和办法
本着小银行、大金融的原则,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纳溪区实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全区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力争新增1亿元。
1、进一步明确市场和功能定位。分别设立“个人贷款中心”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优化组织架构,分设前中后台,细分联社管理部门职能,逐步实现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
2、加强信息调研,建立客户基础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区联社与经商局在年初即召集未在信用社建立信贷关系的30余名中小企业业主召开银企座谈会,并建立了联系档案,加强沟通和服务。通过提前介入,了解企业,做企业的知心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向企业讲明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做企业的参谋,正确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实现银企双赢。
3、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控能力。一是积极推广中小企业积分贷款、中小企业整贷零还贷款、中小企业循环贷款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二是积极稳妥地开展银团贷款、社团贷款,满足重点项目的大额资金需求;三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正确为中小企业评级授信;四是强化贷款“三查”制度,及时识别风险并化解风险;五是对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六是坚持按照“债随物走,债随人走”的原则,有效分解落实好贷款债务,避免悬空贷款产生。
4、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适度扩大有效担保范围。一是继续与兴泸担保公司合作,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积极探索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商品林权、农房、农业生产用房、水域滩涂、企业生产设备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二是各类担保公司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与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分散担保风险;三是推广以应收账款、股权、仓单、提单等权利凭证开办中小企业权利质押贷款。
5、大力开办贴现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对巴蜀液酒业、华明酒业集团、超强机械厂等一批信誉度高的企业,优惠办理票据贴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6、加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市场规律,熟悉金融管理,具备创新能力的农金管理干部队伍。
(二)银政企互动,促进全区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区政府应取消信用社开办财政性存款的歧视性政策,按信用社对地方经济贡献率的比例安排部分财政资金存入信用社,壮大信用社实力。
2、建议区政府每年按全区中小企业借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安排一部分财政预算内资金建立全区中小企业贷款损失风险补偿基金和项目贷款专项贴息资金。
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信用社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免征营业税,或者实行税收全额返还制度。
4、创新区财政对信用社的扶持方式,每年将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款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于补贴信用社的费用支出。
5、由区政府出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各中小企业以会员的形式向该基金缴纳会费,以扩大贷款担保额。
6、加强司法环境建设,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7、协调抵押登记机关降低登记费用,减轻借款人融资成本。
8、巩固政府、银行、企业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和融资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与协调发展,同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 考 文 献
一、内部文献
(一)1. 作者 谭华江
2.期刊名 《泸州市纳溪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9年财务决算报告》
3.时间 2009年12月31日
(二)1.作者 杨平先
2.期刊名 《泸州市纳溪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9年信贷业务统计报表》
3.时间 2009年12月31日
二、外部文献
(一)1.作者 邓 斌
2.期刊名 《中国人民银行泸州市纳溪区支行2009金融业务统计报表》
3.时间 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