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 我国当前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金融论文资料|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国贸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电子商务|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金融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营销论文

我国当前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微信集赞换论文
我国当前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XCLW129438  我国当前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一、各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二、我国频繁遭遇反倾销投诉的原因
三、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内容摘要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采用的抵制外来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各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救济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倾销行动中,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对象。近年来,针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投诉的国家越来越多,而我国出口企业常在应诉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得我国整体经济和出口企业遭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分析我国面临反倾销的形势及特点并从中归纳出应对策略,对我国企业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前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贸易处于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所以反倾销成为一种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就使用的日益增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出口有了迅猛增长,尤其在假如WTO以后,其增长趋势尤为突出。自1979年澳大利亚对我国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出口企业与贸易伙伴的摩擦大幅度增加,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起诉的出口企业越来越多,且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根据1995年以后WTO每半年公布一次的反倾销统计数据,对1995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的反倾销案件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全球有43个WTO成员发起了3305件反倾销立案调查案件,其中针对中国的有630起,占总数的19.36%。我国受反倾销立案调查主要集中在这七类产品:皮革制品、鞋帽等产品、杂制品、运输设备、光学仪器、陶瓷玻璃制品、未分类产品;而实施最终措施的前七类又分别是:皮革制品、鞋帽等制品、杂制品、运输设备、陶瓷玻璃制品、光学仪器、植物产品。近几年不仅发达国家大规模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起诉,连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在对我国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调查和起诉,并且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呈增长趋势。这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采取“阐述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路来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反倾销现状,归纳出各国对我国采取反倾销贸易保护的特点,探索我国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试图为我国如何应对反倾销调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各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之一,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由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投诉此起彼伏,我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在WTO公布的2006年1月1日到2006年6月30日的反倾销报告中讲到:“中国依然处于被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对象地位”,“从中国出口的商品仍然遭遇到最频繁的最终反倾销措施”下面引入一个表格会更加清晰地反应出我国近年来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分布情况:
表1·1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国家和案件数[4]
国 家
立案调查
( 起)
执行反倾销
措施(起)
国 家
立案调查
(起)
执行反倾销
措施(起)

美 国
27
18
印度尼西亚
3
0

续表
欧 盟
26
8
巴 西
3
0

日 本
22
15
土 耳 其
3
0

韩 国
16
12
法 国
2
0

俄罗斯
9
1
秘 鲁
1
0

德 国
6
4
墨 西 哥
1
1

印 度
5
3
加 拿 大
1
0

从此表中可以看出,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欧盟,但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数也在逐渐增多。因此,接下来将着重分析美国、欧盟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一)、美国、欧盟及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1、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的领域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美国对华反倾销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美国对华反倾销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化工业和机电产品业的。从此可以看出,这时期美国对华反倾销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三农改革后,很多乡镇企业也开始兴起,很多农民工都放弃了进城务工,选择离家更近的乡镇打工,因此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就出现了农民工紧缺现象,而原来低廉的劳动成本也逐渐提高了,再加上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张,各项成本也就随之加高,所以很多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了发展模式,开始转向于生产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发达程度还不够,很多企业都是从事加工组装类的资本劳动密集型,因此产品的附加值相对那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价格仍旧很低,也容易遭到反倾销调查。从1995年开始,美国对华反倾销更多的倾向于钢铁制造业等行业。遭遇反倾销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同期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遭遇反倾销的资源密集型产占同期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率上升了7个百分点;而此时遭遇反倾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同期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率下降了18个百分点。
(2)、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主要表现在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数量与频率都在不断上升,反倾销税率也在不断提高及涉案金额不断扩大。在90年代10年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高达54起,年均5.4起,在2000到2006年间,美国已对华发起47起反倾销调查,年均6.7起。如在2003年美国对反倾销终裁后,三个应诉中国企业的税率都在200%以上,中国的统一税率则高达329.33%;又如在2004年美国对中国进口小龙虾征收223.01%的反倾销税。又如在2004年美国对中国彩电征收反倾销说,金额超过2.76亿美元;金额最高的为木制家具案,达9.58亿美元,截止2006年,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涉案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就有10起。
(3)、美国在各国对对华反倾销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由于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美国对华反倾销对其他各国有着示范性效应。例如美国在对华反倾销中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体”待遇,采取“替代国”价格歧视的做法为其他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提供了效仿途径;又如美国对华某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也会引起其他各国对该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2、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1)、视中国为“有条件的市场经济国家”
在1998年4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一致同意批准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除去,这对于中国与欧盟的国际贸易关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这个决定,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两条好消息。一是以后在一个企业的产品被征收了反倾销税后,不会再危机到同行业的所有企业;二是,在判断我国产品是否倾销的价格标准上,不再采取第三国的替代价格作为判断标准,而可能是根据本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计算。可是,对于中国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欧盟给出了五个标准,这些标准都很苛刻,而事实上符合这五个标准的中国企业少之又少。比如在欧盟对我国出口产品节能灯的反倾销调查中,总共有9家节能灯企业被进行市场经济地位的抽样调查,而调查的结果是:上海飞利浦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及另一家外资控股的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等待他们的是高额平均关税,另几家企业根据各自情况享受分别关税。从此可以看出,欧盟对于中国企业“市场经济体制”地位的认定是非常苛刻的。
(2)、欧盟现在转变为指控我国经营多年的重点出口的产品,有些甚至是“拳头产品”
从欧盟对华发起的第一宗反倾销调查案到90年代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案涉及的大多是一些初级产品及初加工制成品,而且金额都比较小,如钨矿砂等矿产、氧化钡等化学原料和化工产品。而在2002年欧盟对我国的磺氨酸进行反倾销调查,2003年是我国的糠醇,2004年针对的是我国的鞋类产品,还涉及到微波炉、电风扇、自行车等产品。其目的在于削弱中国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削减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减少我国产品在欧盟逐渐扩大的市场占有率。
(3、)在使用反倾销措施上,以前的价格承诺结案的比重趋于下降,变为主要以征收反倾销税为主
1979—2000年有10起由我国出口企业作出价格承诺告终,占结案的11.5%,而在2001—2006年价格承诺的案件数只有3起,占结案的比例下降到8.8%。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在入世时承诺在入世15年允许被欧盟、美国等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欧盟只接受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出口商提出的以价格承诺为结案方式。
3、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1)、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件剧增
由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较为相同,很多出口的产品都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越来越恐慌中国出口贸易对本国同类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立案数量比例由原来不到3%,快速上升到了40%。印度、土耳其、南非、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都较多地发起了对华反倾销调查。截至到2006年7月31日,印度政府对我国反倾销立案调查7起,主要涉及产品为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车辆零件和可刻录光盘等。又如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四分之一是针对中国产品的。
(2)、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产生强烈的连锁反应
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展中国家比较相似,产品的比较优势也趋于相同,因此他们不仅担心中国的商品出口到他们国内,还担心中国的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后会占据他们同类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市场。所以当他们其中一个国家对中国某一种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时,其他国家也会马上行动起来,这种连锁反应会给中国产品在国家市场上的占有率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二)、对华反倾销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直接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大大减少我国外汇收入
由于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率,很多企业都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获利,只得退回国内,有些产业甚至是整个产业一起退出,这使得我国出口量大大减少,影响我国对外贸易。
2、加大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
出口企业将国外市场转回国内市场之后,使得国内该类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多,引起产品过剩,必然将引起该类产品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而有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多的是针对国外市场,当撤离国外市场后,很难再继续经营下去,不得不走上破产倒闭的道路,这就使得一部分工人失去工作,加大我国的失业率,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我国频繁遭遇反倾销投诉的原因
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有法律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
从国内出口企业的状况进行分析,导致频繁遭遇反倾销投诉的原因主要有:
1、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价格自然偏低,容易造成倾销的迹象。
2、出口行业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自由化及外贸经营权的下放,很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都开始经营进出口贸易。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具有盲目性,而当国家宏观调控没有到位时,很多企业都没有理性的去调查国外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去比较国外的同类产品,只是看到哪个出口商品成本低,利润大,就一哄而上,最后由于出口同类商品的企业太多了,而导致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国外市场而相互采取价格战,不仅使得自身企业利益受损,让国外消费者大大受益,还为国外对华反倾销提供了借口。
3、我国对反倾销的意识不深,态度消极,准备不充分
由于各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各不相同,研究起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我国又缺乏这类人才,因此国内企业的反倾销意识较为淡薄,对巨额的应诉费用和冗长的法律程序望而生畏,态度消极,准备不充分。且我国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人力财力都不充足,他们惧怕应诉带来的巨额费用和长时间的精力投入,就自然形成了消极的态度,而这样的消极态度反而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气焰,甚至形成了一个反倾销的恶性循环。
4、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不够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不够完善,将直接导致会计工作的监督不到位。而会计工作中对于成本的核算对应诉反倾销是否成功上有真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接近,但是很多企业的会计工作并未完全符合会计制度,比如很多原始凭证、报表、资料保管的不好,到遇到反倾销调查的时候就不能在有规定的有效时间内拿出真实有效的会计、财务信息来证明产品成本的核算,这对于我国应诉反倾销是不利的。并且在我国,产品的成本中没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一般费用,而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是有出入的,因此就我们提供的成本核算也几乎是不被认可的。由于会计人员几乎参与了应诉反倾销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对应诉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求很高,要求他们除了具备超强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应精通各国反倾销法律、《WTO反倾销协议》、《国际贸易法》及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这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很少。
(二)、外部因素
从国际经济这个大环境去分析,导致对华反倾销投诉频繁的原因主要有:
1、全球贸易环境因素及世贸组织关于贸易保护的新规定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日益扩大,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化。特别是从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失业率居高不下,从而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当世贸组织在乌拉圭回合中规定要大幅度降低关税贸易壁垒,且也要严格限制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后,反倾销作为被世贸组织允许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就广泛的登上了各国贸易保护的舞台。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中国的贸易伙伴日益增多,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且与许多国家的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因此各国为了保护自己国家企业的市场和利益就不断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和诉讼;
2、对中国是“非市场经济体”的不公平待遇
根据WTO规定,在中国入世的WTO15年内, WTO其他成员国有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WTO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是: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常价值”应采用第三国标准。由于对“非市场经济体”国家的“正常价值”采用第三国标准的权利不在中国手上,因此在选择替代国上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以美国为首的对华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在选择替代国上经常选择与中国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不仅包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还包括南非、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提并论的比较优势,因此在成本上,显然其他国家的标准是不适合中国的,且世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两个经济发展水平很接近的国家;
3、国外政府和企业感受到了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对其的强大冲击力
中国对外贸易继1997年跃升到世界十强以后,1999年跃升到世界第9位;2000年继续上升到第7位。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必然取得更大的世界市场份额,一方面引起了同类产品竞争国的疑虑;另一方面在进口国造成了同类产品的更剧烈的竞争。很多发达国家都在注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相对于来说,他们的传统工业发展的就相对差点。并且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很多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就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就很容易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厚,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的原材料也要便宜的多,成本也会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因此中国出口产品也比较容易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由于中国产品大量的进入国外市场,给进口国同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同类企业担心他们会因此面临产品滞销甚至工厂倒闭的情况,国外政府更担心他们的失业率会大大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治安环境,而国外工人更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这些都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给其带来的巨大的危机感,因此他们对于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来越强烈,这也是造成中国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起诉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中国虽然已加入了WTO,从理论上说,不应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大多来源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因此我国的产品较国外的同类产品价格会低一些,容易造成倾销的迹象,且我国近年来与多国都存在贸易顺差的情况,所以国外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反倾销调查不会就此停手。在中国出口反倾销问题上,我们还任重道远。为了尽量减轻国外反倾销对我国外贸乃至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我国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政府部门的应对策略
1、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做好宏观调控,规范出口行业的管理制度
政府应加大力度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健全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引导企业以市场为中心,促进企业产品的价格以成本要素为基准,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定价导向,使产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直接挂钩。努力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2、充分发挥与国外政府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同外国政府交涉,特别是与其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的行政执法部门的交流,加强对外宣传、沟通,同有关国家达成协议,稳定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为中国企业创建一个有利的贸易环境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990年达成的双边协议,就规定两国间的产自本地的货物的贸易不再使用反倾销措施,而改用竞争法来约束贸易行为,并且应积极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反击各国对我国的歧视待遇,尽力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
3、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建设
一方面及时捕捉国际市场信息,使我国企业在外国提起反倾销诉讼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做好相应的准备,及时调整出口策略,或者快速组织应诉。[11]另一方面加强对出口产品数量的宏观调控,引导出口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不要盲目地就一类产品一拥而上,不要让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出口数量而与本国同类产业低价竞争,严格执行《关于处罚低价出口竞销规定》,对低价倾销企业严惩。
4、启用专项资金成立专门的机构完善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反倾销条例》等反倾销法律法规,但在此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却还不是很健全,我国反倾销法律体制还没有完全与WTO《反倾销协议》接轨。
(二)、行业协会的应对策略
1、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作用
由于反倾销往往针对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类产品。因此同类产品的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克服单个企业在应诉反倾销中资金、人才短缺的弱点,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尽量减少不应诉和败诉的情况发生。通过规范本行业企业的贸易行为,尽可能减少同类企业低价竞争的局面发生,从而避免为国外反倾销调查提供依据;通过凝聚企业的力量,来筹集资金,培养专业人才,做好国际市场中本类产品的成本、供求关系和价格的调研,更多地为我国此类产品搜集国际市场信息,避免本类行业被当作是“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减少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如在2003年6月,中山市华捷钢管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彻底推翻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的,对中国圆形焊缝钢管企业加征5%-3%反倾销税的初裁。由此,整个行业享受到免征反倾销税的待遇。
2、充分发挥协调能力,起到承上启下和桥梁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连接国家与企业的桥梁,企业的发展情况,、产品的生产情况和产品出口信息,行业协会应整理归类及时反应给政府,让政府及时了解行业出口情况,做好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引导、监督和调控。以有利于规范行业出口秩序。而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协会也应及时传达给企业,让企业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做好相应的调整,以使企业得到更理想的发展途径、达到更规范的出口行为。
(三)、出口企业的应对策略
1、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出口企业应尽快转换现有的竞争战略及策略,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在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汇率上下功夫,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争以质量、价格的双重优势占领市场。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大力吸收人才,用科技推动企业发展,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积极应诉反倾销,做好应诉准备
以往对华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应诉率低的原因很复杂,但怕打“洋官司”或希望别人应诉,自己搭便车的想法是最主要的因素。入世后,国内企业应改变旧的心态,应确立有诉必应的理念。具体应诉中,企业除了要聘请精通WTO规则、国际法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律师抗辩外,关键是做好举证工作,就被诉企业情况、国内市场、起诉国销售情况、生产成本等内容,在律师指导下填写问卷调查。积极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欧盟反倾销法第十八条规定了对“不合作公司”的处理法:如果涉诉方聚结受调查,不能按时提供必要的材料,或明显地阻碍调查,反倾销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可获得的信息”进行裁决。[13]且应诉与不应诉的结果有很大区别,积极应诉和消极应诉的结果也不一样。如在2003年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中,应诉企业中,最后裁决的结果是:厦华的倾销幅度为4.35%,康佳为11.36%,TCL为22.36%,长虹为24.38%,其他应诉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为21.49%,而未应诉企业的全国统一税率为78.45%的高额反倾销税率。
3、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规范会计资料
在反倾销调查中企业必须提供完整,规范的会计资料,由此来认定正常价值,否则由进口国政府选定的第三国同类商品的出口价作为替代价确定正常价值,而进口国所选的替代价肯定对应诉方不利。所以,企业应加强财会工作,使企业会计资料符合国际规则,在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中能够提供完善且符合规范的有关会计资料。我国的一些应诉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败诉,部分原因就是不能提供有关商品生产的会计资料。现阶段,尽快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尽量向国际成本核算规则靠近迫在眉睫。为此,企业必须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努力培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精通《国际反倾销法》、《WTO反倾销协议》以及《国际贸易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熟悉外贸业务和核算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爱东、陈深.对华反倾销产品和案件的统计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5):99-100
2、刘爱东、陈深.对华反倾销产品和案件的统计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5):99-10
3、顾健.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9(06):46
4、于刃刚、王菊红.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对策分析.经济与管理,2008(4):24-26
5、郭媛源.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经济研究导刊,2009(2):165-168
6、唐娟.论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应对策略.商业文化,2009(6):103-104
7、 纪飞.欧盟对华反倾销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法律学院,2009
8、王晰、张国政.1995—2007年欧盟对华反倾销实践定量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6):123-128
9、黄志刚.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比例快速上升.中国汽车报,2006(7):17A08
10、柳国强、祁麟.外国对华产品反倾销制裁及我国的应对策略.中国商贸,(12b)171-172
11、唐娟.论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应对策略.商业文化,2009,(6):103—104
12、张勉、石晓华.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现状研究.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2008(1):16-20
致 谢
 论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郑俊岭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到搜集资料到开题再到完稿整个过程,郑老师给予了我无私的关心和细心的指导。特别是在我每次把论文修改好后发给郑老师邮箱以后,他都会尽快回复我,并给予我非常独到的见解和真诚的建议。郑老师的学术水准和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让我终生受用。在此,我向郑老师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在即将毕业的时刻,我真心地感谢在我身边默默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和同学。我将把从你们身上学到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下去。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我国当前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 下一篇:我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当前 应对 反倾销 策略 分析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论文
广告位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