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insurance.com)、易保网上保险广场(.ebao.com),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代理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cpic.com,平安的.PA18.com,泰康在线.taikang.com,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chinalife.com.cn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发布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的特点
保险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开展保险电子商务不需要具体的建筑物和地址,只需要申请一个网址,建立一个服务器,并与相关交易机构做连接,就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交易。它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
2、直接性。网络使得客户与保险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与传统营销“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不同的是,网上营销可以随时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的信息。客户也可以主动选择和实现自己的投保意愿,无需消极接受保险中介人的硬性推销,并可以在多家保险公司及多种产品中实现多样化的比较和选择;
3、电子化。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尽可能的在经济交易中采用电子单据、电子传递、电子货币交割,实现无纸化交易,避免了传统保险活动中书写任务繁重且不宜保存、传递速度慢等弊端,实现了快速、准确双向式的数据信息交流;
4、时效性。网络使得保险公司随时可以准确、迅速、简洁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客户也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得诸如公司背景、保险产品及费率的详细情况,实现实时互动;而且,当保险公司有新产品推出时,保险人可以用公告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全球发布电子广告,向顾客发送有关保险动态、防灾防损咨询等信息,投保人也用不着等待销售代表回复电话,以自行查询信息,了解新的保险产品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借助报纸、印刷型宣传小册子时效性差的毛病。
保险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探析
保险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像机动车保险、意外险、家居财产险等短期险产品,条款标准化,消费者也比较熟悉,完全可以自行购买,非常适合在线直接销售;另一类如健康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险等长期缴费产品,要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客户需要在保险顾问的协助下购买。
一个好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兼顾到这两类产品的销售,前一类可在线直接销售;后一类应该提供一个网上平台支持保险顾问的销售及服务。
保险产品在线交易平台可提供前一类保险产品的在线询价、签单、支付、交易等服务,客户可直接在线完成购买保险的全过程,由于网上交易的成本相对低廉,还可以让保险客户得到更多实惠。
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保险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指出,科技创新是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优化保险业渠道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促进全行业形成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模式。[3]美国保险行业协会预计,在未来7年内,将有超过40%的商业保险业务和近一半的个人保险业务以电子商务方式实现。保险电子商务在我国也已发展了近十年时间。近几年来,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网站访问量、保费收入、签单数快速增长; 网络直销、电话营销业务发展迅速; 保险卡业务发展平稳; 电子商务渠道的规模也获得迅速增长。
截至2006年,已有超过85%的保险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站,全国电子商务保费收入约60亿元。我国已基本形成以网站平台为基础的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框架,主要分保险公司自营和独立第三方经营两种模式。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仍以保险公司自营为主。
从各大保险公司2007年的信息化动作来看,网上保险直接渠道、网上保险间接渠道、手机保险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手机投保系统,以及易保网、中国保险网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均在2007年有较大投入; 中科软、尚洋信德、新保软件等保险行业软件和服务厂商也纷纷推出相应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网上交易的身份认证、在线保费支付、电子保单有效性等阻碍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障碍,也逐步得以解决; 此外,保险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行业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保险电子商务,能够使保险公司直接面对客户、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整合多种渠道资源,同时也能够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使中小保险公司有机会参与市场竞争。
当前,阻碍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不容忽略,如: 交易安全、投机风险、非人性化交易模式等。依靠保险电子商务所实现的保费收入与保险公司主流业务量相比也仍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广大保险公司首先应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选择适合网上交易的产品,同时应加强与客户的人性化接触,并建立多元化的整合销售平台; 此外,监管机构也应进一步完善保险电子商务交易涉及的法规,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加强网络交易安全技术的普及,为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未来几年,我国保险市场将会继续产生强有力的网上保险需求,推动保险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保险业竞争的逐步激烈,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以及加速市场占领,保险公司将在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继续加大投入。其中,保险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将成为2007年~2011年中国保险解决方案市场投资增长较快的子市场,预计其年复合增长率为26.7%。[4]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
参考文献
[1]保险电子商务:保险业的新趋势【N】
[2]电脑频道 2003(4)【N】
[3]中财网 2010(6) ://cfi.net.cn/p20100609001823.html【N】
[4] 《保险业电子商务前景广阔》 计世网 2008(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