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提高。
(二)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投资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多元化。
(四)各级政府为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服务初步形成。
(五)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收益、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大,投资所有者权益保护也有了较大进展。
二、合山市农村信用社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现状分析
(一)合山市非公有制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
(二)合山市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情况。
(三)银企协调机制不畅制约了合山市非公企业发展壮大。
三、制约合山市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一)民营经济面临不公平竞争,民营投资进入仍有不少“禁区”。
(二)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存在问题。
(三)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缺陷。
四、改善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确立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的新战略。
(二)大力构建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加快推行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
(四)加强银企合作,切实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
(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六)非公经济要苦练内功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制约合山市农村信用社支持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在县级市场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县域经济(主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建立有效的银企协调机制,大力支持非公企业的发展,为非公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需要,也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合山市(县级市)为视角,着重分析制约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采取体制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创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长效稳定的新型银企关系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支持 非公经济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在县级市场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即主要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合山市(县级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缩影,其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在诸多产业领域国有经济投资布局将有进有退,非公经济和外资填充国有经济留下的空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国有经济的调整是一个交替进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投融资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提高。
从全国来看,1981年到2001年,由165亿元增到14305亿元,增长85.7倍,年平均增长25%,比同期全社投资增长20.4%,快4.6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及控股投资平均增长17.8%,快7.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18.19%提高到38.4%,增加1倍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2001年在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起伏变动中,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则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国有经济投资增长6.7%,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经济投资增长15.3%,股份制投资增长39.4%,在整个民间投资中增长速度达到18%,是2001年同期增长速度的两倍。
(二)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投资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目前,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涉及到农业、采掘、制造、电力、运输、仓储、商贸、市政公用、建筑、房地产、教育、文化、 卫生、体育、金融、旅游等各个领域。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多元化。
主要表现为:自筹资金的能力不断提高,自筹资金已经成为其投资、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融资的机会有所扩大,随着2000年国家出台了新的股原发行入市管理办法,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障碍有了突破,证券融资成为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新财源。
(四)各级政府为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服务初步形成。
为消除歧视的投资管理办法,原国家计委提出了“一放三改”的改革措施,各地区政府也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管理的一些新的“游戏规则”,采取信息引导,技术引导和资金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帮助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摆脱盲目投资的倾向,各地普遍实施了“抓大扶优”的重要倾斜政策,选择了一批规模大,贡献度强,发展后劲足的非公有制企业大户,在信贷、土地、税收、出口、价格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五)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收益、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大,投资所有者权益保护也有了较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民间非公有制经济资本总量约为28万亿元,包括动产、不动产、银行储蓄等。另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全国私营企业的调查,分别有8%的私营企业已经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有13.9%的私营企业准备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了国有企业的改组重组,兼并收购的范围正从中小企业扩展到大企业,从一般竟争性领域扩展到公益性领域,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竟争的重要力量。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产值已超过了整个国民经济的1/3,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80%—90%。据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按企业性质统计的出口商品中,私营经济增长率为122.7%,而同期全国出口增长率6.7%,国有企业为-2.7% 。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约为48.5%;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占比重约为15%;广义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占64%左右。
2002年全国全社会就业总数为7.374亿人,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7163万人,占全社会的9.7%;非公有制经济(含农业劳动力)就业占到全社会90.3%;如果不包括农业劳动力(3.66亿),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3.09亿,(其中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为1.3亿)占到全社会42%;公有制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4%,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中的就业比重已经超过70%;2003年内资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金达到2.8万亿元的规模,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超过50%,非公有制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远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年营业收入过1亿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数以千计,民间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源泉。
实践证明,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载体的民间资本在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期间,对推动GDP增长,促使高通胀逐年下降过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分统了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在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统计数据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到2/3,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政府收入等状况都明显好于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正在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设中提出,到2010年,将中国的GDP再翻一番。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当然应该采取许多措施,但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把更多的社会资源交给非公有制经济去使用。中国过去20年的改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涌现了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同理,我们也可以说,中国未来的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将寄望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面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竟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合山市农村信用社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现状分析
(一)合山市概况。
合山市位于我国西部广西的中部,全市360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7万人,成镇人口为8万人。辖内有两乡一镇和两大企业(合山电厂、合山矿务局),是一个典型的工矿小城市,经济以煤、电为支柱。2005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0550万元,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14804万元,增长27.19%;第二产业77024万元,增长26.87%;第三产业28722万元,增长25.16%;固定资产投资为11.21亿元;财政收入为16536万元,增长16.8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895元,增长9.92%。
(二)合山市非公有制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
合山市的非公有制经济依托于两大企业,虽然起晚,基础差,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截止2005年底止,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4001家,其中:个体工商户有3943户,从业人员4853人,注册资金3652.12万元;私营企业58家,从业人员1102人,注册资金2721万元。截至2005年末,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增值为27805万元,占全市GDP23.0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06万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61%,完成工业总产值23507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9.5%,上交税金450万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10.9%,个体、私营经济已逐步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合山市2005年末非公有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见表一。
表一 合山市2005年末非公有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人、万元
项目
指标
占比
企业单位数
4001
97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5900
64.6
生产总值
27805
23.06
上交税金
450
10.9
注:资料数据由合山市工商联提供
(三)合山市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城市场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支持非公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合山市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少,发展缓慢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非公企业蓬勃发展和农村信用社业务迅速扩大的双嬴局面,具体发展指标见表二
表二 合山市信用社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万元 个
年度
信用社业务指标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标
放贷数额
贷款余额
收 入
企业个数
生产总值
2003
3803
5492
421
3287
20292
2004
4603
6533
451
3895
24700
2005
5245
7946
558
4001
27805
注:资料由合山市信用社提供
(四)银企协调机制不畅制约了合山市非公企业发展壮大。
多年来,合山市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特别是在合山市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很好的银企协调机制,许多非公企业仅仅是完成了创业和小规模发展,无法拓展成为上规模、上档次、并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规模化经营,在现代市场经济竟争中,仍显得实力单薄,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气候。
三、制约合山市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虽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民营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即使发展到现在,民营经济仍然困难重重,尤其是民营经济融资难和金融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一)民营经济面临不公平竞争,民营投资进入仍有不少“禁区”。
经过1982、1988、1999年三次修改宪法,民营经济逐渐有了合法地位,2004 年宪法修改进一步明确了要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给民营企业投资吃下定心丸。但是,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政府领导不止一次表示,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是,由于缺乏一份向民间资本开放市场的“时间表”,也没有可操作的程序规定,这些承诺至今没有完全落实。没有“时间表”,企业家心中没底,无法筹划;没有程序规定,也就缺乏透明度,往往由领导批准个别企业进入尚未开放的领域,从而造成民营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一是原有的无形禁区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尽管有关部门强调要逐步改善投资领域,使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享有同等待遇;但是,一些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银行、保险、证券、通信、石化、电力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二是有些领域虽然允许民间资本涉及,但体制性障碍导致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如基础设施项目往往由特许公司发起,没有完全实行招投标制度,有资质的私企被排除在外。即使私营资本能够参与项目,但其股份比例必须由特许公司决定,双方地位不平等。三是审批环节多,准入条件苛刻。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生产和经营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在参与竟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在参与国际竟争上,民营企业也存在许多障碍。如进出口方面,获得经营配额许可证的商品较为困难;对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权以及工程劳务承包权方面还没有放开,致使其“走出去”没有合法的渠道等等。如在民营企业比较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即便是一些已经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产业领域,民间投资也很难进入,在广东东莞当地的80个行业中,允许外商进入的有62个,占75%,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有42个,不到60%,广东东莞如此,在西部的合山市就可想而知了。即使在允许进入的领域,民间资本的审批程序也要繁杂,困难得多。据悉,某些主管国有企业的部门曾在内部指示,要求所属企业不许同私营企业打交道。可见,很多产业早已对外资开放,但至今还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能给予外资以“国民待遇”,却不能给予具有国民身份的民营经济以“国民待遇”,能够“对外开放”,却不能“对内开放”,这一现象的存在就见怪不怪了。据测算,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赋负担率总体上比内资企业约低5个百分点,在许多地方和领域,外资企业可以获得免税、减税和缓税等优惠政策,而民营企业则无权享受。加上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即使国家没有限制的产业领域,民营资本往往也难以进入或充分进入。目前,受计划经济及政策因素的影响,民营经济在将近三十个产业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特别是在电力、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教育、旅游、文体、卫生等新型服务领域,汽车与大型制造业领域,民营经济投资进入较少或进入困难。
(二)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存在问题。
首先,非公有制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规范市场和竟争秩序的法规不成熟、不完善,民营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十分突出,权钱交易,逃税、漏税现象严重;生产国家政策禁止生产的产品或从事国家禁止的生产经营;强买强卖,大打“关系营销”,通过行政隶属关系进行不公平交易,利用虚假广告夸大自己产品的效用或功能或是诋毁竟争对手的声誉进行不正当竟争;乱采滥伐,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大量排放废物,制造环境 污染的产品;生活腐化,挥霍浪费等等,一方面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大大地毁坏了自身的信誉。从深层上看,民营经济遇到的上述名利歧视和非国民待遇,多少同其较差的声誉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民营经济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解决其声誉问题就不可回避。其次,民营经济治理结构问题。一些民营企业采取家族式治理模式,而一些民营企业则采取了两权分理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事实证明,家族式治理不见得没有效率,两权分理式也不见得没有问题。问题是一些企业应当采取分离制衡的模式,而它却仍然是家族式的。总的来看,这些家族式企业利弊并有,其有得的一面是有利于动员和利用既有的人力资源,降低机会成本,便于理顺利益关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降低监督、代理费用,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其不利的一面是在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局限性,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不利于决策信息的正常传递,不利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难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家族企业在小企业中比较普遍,在大型企业中相对较少。因此,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何突破人才资源和知识结构方面的家族局限,自觉地引进人才,吸纳和利用社会管理资源,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缺陷。
1.支持的政策和措施不力。多年来,信用社由于市场定位,服务对象都主要在于“三农”,而对新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的政策和措施较为松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局部的与“三农”联系较为密切的民营企业行业上,而没有全面研究和制定针对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和措施。
2.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贷款总量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扶持缺口较大。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主要是保证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支持是在满足“三农”的基础上才给予支持,但 客观实际的情况是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规模有限,在支持“三农”后,信贷规模所剩已经没有多少了,即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合山市农村信用社从2003年至2005年的贷款及支持民营企业情况来看,可见一斑,具体数据见表三
表三 合山市非公企业发展资金缺口情况
单位:万元
年度
贷款增量
其中支持非公有经济贷款
非公经济资金需求量
缺口
2003
1422
452
1844
1392
2004
1041
405
1955
1550
2005
1414
541
2152
1611
注:此表数据为合山市信用社提供
3.贷款品种少,信贷管理机制严格。目前,合山市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贷款品种仅有小额信用贷款和大额担保(抵押)贷款两种,贷款品种单调。加上实行贷款损失责任终身制,这种高压下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不同上能防止人为信贷风险的产生,但同时也极大削弱了信贷员放贷的积极性。使非公有制经济从信用社想得贷款支持难度加大。
四、改善农村信用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确立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的新战略。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共识,即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战略基点,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把重点转移到加速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设上来,旧体制的改革要在新体制的塑造过程中逐一解决,但新体制的塑造一定是第一位的,要有“破”有“立”,使民营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战略环境。
(二)大力构建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对已出台的政策文件,相关部门应制订出具体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可操作性的文件,整理和修订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享受到与外商进入合山一样的优惠政策。
(三)加快推行农村信用社统一县一级法人改革。
乘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东风,加快推行农村信用社统一县一级法人的改革步伐。通过吸收自然人、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参股,扩大农村信用社实力,结束农村信用社弱、小、散、乱的局面,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
(四)加强银企合作,切实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
多年来,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非公经济与金融部门特别是信用社之间的合作并不十分紧密,大家之间彼此存在一些隔膜,认为合作只在于存款、贷款等简单的合作层面,这是非公经济和金融认识上的误区,故此,为切实解决好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解决:1、金融部门应加强与非公经济人士进行沟通,真心、真意地为他们提供金融知识、信息咨询、资金结算、贷款支持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使他们得到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例如:现在国际、国内流行的贷款授信业务,我们合山市信用社计划在近期内在合山非公经济领域内,在小额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成功推出的基础上,推行非公经济业主大额贷款授信业务,这一贷款新品种,力求使非公经济等到更大的资金支持,并使非公经济与信用社的业务合作更加紧密。2、建议市委、市府尽快成立由政府出资或由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的民间中介担保公司,为非公经济的贷款进行担保,解决非公经济贷款缺乏担保资产的问题。3、开发引进其它融资服务品种,拓宽融资渠道,使非公经济融资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合山良好的社会信用是非公经济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打造诚信合山,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迫在眉睫。建议市委、市府应尽快牵头,召集各有关部门组建信用体系,将社会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纳为一体。使之发挥查询、赏惩等强大的功能作用,形成诚信值千金、失信无法生存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大对不守信用者的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守信者的合法权益。
(六)非公经济要苦练内功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非公经济业主要更新观念,艰苦创业,不怕失败,开拓创新;非公经济业主主要克服“同行是冤家”的错误观念,形成同行越多,规模越大,越能适应市场的观念;要守法经营,讲诚信、创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非公企业要大胆实行公司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行,克服家庭式经营的弊端。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县城经济发展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广西金融研究 2004(07) 036 03
[2]吴华旭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透视 南方金融
2005(02)—062—03
[3]黄志豪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南方金融 2005(02)065 02
[4]赵承 刘铮 非公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 半月谈 2005(06)036 03
[5]韦荣真 林少斌 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若干思考 南方金融
2004(01)060 03
[6]胡升荣 金融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思考 金融参与 2004(04)087 03
[7]蒋伟民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金融参与 2004(04)087 01
[8]田力 胡改导 王东方 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 金融研究2004(03)125 11
[9]邓苏勇 七大问题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 广西内参 2004(12)01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