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本运行态势
存贷规模增速减缓
净息差继续提升,拉动盈利增长
中间业务增长态势扩大
商业银行转型期,集中开拓中小企业业务
中小企业融资产品
中小企业特色行业业务
提升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比重
趋势分析
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今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后,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存贷规模增幅下降,中长期贷款仍保持较快增势,但票据融资存量已经不多,加上近期企业短期贷款需求有所回升,贷款长期化的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净息差的继续提升,保证银行盈利的稳步增长。中间业务迅猛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利益。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天量放贷后,资本充足率在下降。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小于国有商业银行行,进一步的大规模放贷已经不合实际,经营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在股份制银行战略转型的大趋势下,民生银行完成事业部制改革,招行开始二次转型,重点均指向中小企业。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本质是经营和管理风险,从合理的风险管控中获得风险溢价和盈利。面对中小企业这个特殊的客户群体,要在中小企业业务领域有所建树,商业银行必须颠覆传统,加快转型,接纳差异性风险的存在。
关键字: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打破了单一国有银行体系,已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个层次。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重生,地方商业银行借助地域优势迅速发展,中小型股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特色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本运行态势
2011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多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银行方面来说,一方面,加息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比去年有所上升,提高了贷款的收益。可谓有利有弊,由于市场资金紧张,同业资金市场利率有所上升。2011年,银行业利润增长的动力虽趋于平缓,但增速依然有所提高。从利润驱动因素看,2011年的格局出现一定的变化: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是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利差进一步提升并保持稳定,是净利息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业务转型推动手续费收入继续稳定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略有提升;监管要求提升推动贷款拨备较快增长;成本支出在连续压缩后将与收入基本保持同步。
存贷规模增速减缓。
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速均告回落。受贷款增幅回落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呈回落态势。截至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9.6%,较2009年末回落了8.61个百分点。分类型看,银行规模越小、存款增速越快。主要受信贷额度控制较严的影响,贷款同比增长呈回落态势。截至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8%,较2009年末大幅回落11.9个百分点。1-11月共新增贷款7.44万亿元,较2009年同期少增1.75万亿元。由于中小银行回落较快,大中小型银行的贷款增速差距明显缩小。
活期存款占比维持高位,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受通胀预期加强、利率水平较低、股市出现波段性行情的影响,存款活期化较为明显,今年以来活期存款占比继续保持在45-47%的较高水平。由于中长期贷款增速相对较快,贷款结构呈现定期化趋势。截至11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为60.4%,较2009年末提高了4.8个百分点。从贷款部门结构来看,2010年房地产类贷款增速较快、占比有所提高,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从2009年末的18.34%上升到2010年9月末的19.55%,且小型银行扩张相对较快。
存款成本率下降,贷款收益率出现分化。主要受存款活期化和存款重定价的影响,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继续下降,且超过贷款收益率的降幅,成为净利差回升的主导因素。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平均为1.32%,较2009年下降0.18个百分点,大型银行降幅相对较大。贷款定期化并未给上市银行带来贷款收益率的普遍提升。201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贷款收益率为5.18%,较2009年微降0.01个百分点。分类型看,大型银行贷款收益率下降,中小银行有所上升。
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且更具灵活性和应变性,对具体工具的使用也更强调适度、平衡。贷款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但受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新增贷款绝对量并不少。存款方面,今年9月以来,存款加速流出银行体系。据统计该月前15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较8月末减少4200亿元左右,出现罕见天量负增长。存款缺口严重影响贷款,同期四大银行贷款增量仅870亿元左右。银行资金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目前,在通胀压力不减、股市楼市财富效应黯淡的背景下,储蓄搬家后可能流向理财、信托、艺术品、收藏品市场,甚至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民间借贷市场,在民间借贷异常火爆的背后,潜伏着金融体系的风险和隐忧。
净息差继续提升,拉动盈利增长。
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再融资。一是贷款增长严格受控,银行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业务结构优化来促进盈利增长;二是银行资本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不仅直接提高了银行再融资要求,也推动了业务转型;三是政府强化对银行的信贷指导,推动了信贷结构优化;四是直接融资的进一步发展,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构成较大的分流作用,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此外,融资租赁、银信合作(后被规范)等信贷替代型业务快速增长等对银行业务转型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稳步推进。一是小企业贷款增速相对较高,小企业贷款增长普遍要快于总体贷款增速;二是个人贷款增速超过了贷款总体增速,个人贷款在贷款总余额中的比重略有提高;三是债券资产占其生息资产的比重有所下降,同业资产占比明显上升;四是中间业务增速有所提高,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再融资短期压力缓解、长期压力犹存。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资本监管强化的刚性约束下,银行纷纷制定了资本充足率提升计划,并在2010年掀起了一波集中再融资高潮。前11个月,商业银行通过IPO、定向增发和配股共融得资本超过5400亿元。发行了830.5亿元次级债券和650亿元可转债补充附属资本。通过比较集中地实施再融资,2011年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将保持在11%以上,短期内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显著缓解。但从中长期来看,在监管要求可能继续提高、去杠杆化削弱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和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2011年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偏紧,商业银行贷款受到银监会窗口指导影响,其变化将与货币政策同步,另一方面,由于存贷比高,贷款增速很难超过存款增速。 一季度上市银行盈利增长超30%。在规模增长以及净息差提升等因素的推动下,上市银行无论收入还是利润都维持了2010年的高增速。16家上市银行2011年一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91亿元,同比增长30.6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77亿元,同比增长33.23%。 一季度净息差表现分化。一季度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年化)尽管同比2010年一季度有明显上升,平均增加11BP,但环比四季度仅增加2BP,低于此前预期,过半银行一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及同业负债成本高是净息差不达预期的原因。 收入结构优化,手续费收入增长快。净手续费收入增速普遍高于净利息收入增速。2011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净手续费同比增速达到41.36%。
中间业务增长态势扩大。
2011年,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领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从上半年起就成为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近来特别是今年中间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资本市场趋于活跃、银行加大拓展力度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增长等多种因素。短短十年之内,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开发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要快。现在中国的银行连艺术品、酒、PE非常高风险的产品都在开发。据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末,商业银行已累积发行14477款个人理财产品,已远超去年全年11674款的总额。
二、商业银行转型期,集中开拓中小企业业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成为未来发展主线。央行取消贷款规模调控限额的管理,采取了包括差别存款准备金等一揽子监管措施,这对于宏观调控和促进商业银行自我约束、稳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贷款的增量有限,中行调整贷款结构:一是把有限的信贷规模更多地用于支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二是除了信贷资金支持,还要利用中行多元化的平台,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短期融资券等其他融资工具,更多地帮助企业到资本市场上解决资金问题;三是将信贷支持的重点转向文化产业、新兴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四是挖掘、盘活存量信贷资金。
中小企业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有利于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的竞争定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拓中小企业业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贷款成为银行的鸡肋。成本大,抵押少,风险大;而国有大项目如基础设施项目有政府作担保,尽管收益小,但是风险也小。但在股份制银行战略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小企业贷款不再是银行为了响应监管层号召的“政治任务”。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商业银行通过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弥补息差收窄的损失并不现实,而发展小微金融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
中小企业融资产品。
光大银行在战略上明确将中小企业业务列入其重点发展目标。2011年年初,光大银行调整结构,以拉贷存比为主,逐渐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逐步摸索中小企业行业规律,制订新的信贷产品,实行“以客户定产品”的办法,设计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模式化产品,并相继开展支持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投贷联动的选择权贷款等创新产品,以全面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预计市场重点推广放在2012年。浙商银行重视中小企业业务的发展并制定了以“专业化经营、近距离设点、高效率审批、多方式服务”的方针。浙商银行将成为提供最多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的商业银行,即同时提供间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近期其总行下放合作权限,并允许跟第三方机构合作,并且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票据贴现、拉贷存比为其业务重点。创新开发了突破抵质押方式的“桥隧模式”、“联保贷款”、“村民保证贷”和“一日贷”、“三年贷”等适合小企业主需要的特色产品。积极应对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的需求,探索更多的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
中小企业特色行业业务。
银行业越来越重视行业客户之间的差异,对于身处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加以区别对待,分别制定适合不同行业客户的信贷产品,当然,这种区分也是结合银行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来考虑的。光大银行上海分行2011年的信贷业务重点在物流业、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几个行业领域。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将在今年全面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重点关注制造业。南京银行将在科技型企业、石材行业、供应链融资、造纸印刷行业、民生类项目上加大力度。
提升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比重。
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比重,才能增加银行自身的竞争力。不论是创新型的融资产品或是新增中小企业业务部门,都是在增加中小企业业务在其整体业务中的比重,由此可见银行业对于中小企业态度的转变。中小企业具客户数量多、需求旺盛、银行利润高的特点。商业银行若要寻求差异化的竞争定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业务必将是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2011年是银行业重点针对中小企业业务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的一年,建立机构、开发流程、研究市场、推广产品是近期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举措。
三、趋势分析
去年以来,除了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以IPO方式进行融资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众多银行争先通过配股、发行次级债、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截至2010年12月15日,中行、建行、工行、交行等10家银行在A股市场的再融资已全部结束,其中7家银行已经完成了A股的配股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300亿元,3家银行通过增发获得超过500亿元的融资额。银行扎堆再融资并非偶然,在2009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2009年全年信贷投放总量将近10万亿元,这一天量信贷投放的后遗症就是银行资本金消耗严重,以至于2010年不得不纷纷再融资来补充资本金,筹借粮草。另外,通过对各地方的调研了解到,地方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企业税收负担的提高,再加上融资成本的提高、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民间借贷高利贷盛行,企业举步维艰、痛苦挣扎,在此背景下,如果银行的利润同时大幅增长,这必然是有问题的。2012年开始将陆续集中进入贷款还款期,所以一方面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在下降,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又要进入集中的还款期,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恐将暴露,那么2012年银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各家银行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为此做好充足准备,以保证银行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谷秀娟,《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研究》,经济经纬,2008年第(01)
张建肖,《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重庆大学,2009 年
宋秋文,李双杰,《战略引资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07)期
孙倩,《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模式构建》,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01)期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关于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及营销的思考》,金融论坛,2005年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