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2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3
一、网络银行概述3
(一)网络银行的内涵3
(二)网络银行的功能及基本业务3
(三)网络银行的特点及优势4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研究及发展现状5
(一)研究现状5
(二)发展现状5
三、现代银行电子网络服务体系的建立6
(一)银行电子网络体系6
(二)银行电子服务体系7
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9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网络风险暴露9
(二)网络银行业务的内需不足9
(三)我国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10
(四)网络银行的无国界与金融监管的主权化矛盾10
五、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10
(一)加强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性10
(二)强化内部监管机制11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11
(四)加强人才的建设11
(五)进行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不断发展网络银行业务12
六、总结12
内 容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依赖网络技术而生的网络银行业务也产生并不断发展扩大起来,传统的银行产业也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为我国的金融业以及银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但是从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本文在讨论这些缺陷和问题的基础上也适当的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对策;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上银行是传统银行不断发展的产物。本文探索的就是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介绍了网络银行,了解网络银行相关的业务,并说明了网络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所具有的的独特的功能。由此对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引起反思,在比较了中外网络银行的发展中发现我国网络银行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缺乏配套法律法规、风险监管能力弱、信用程度弱、缺乏综合人才。最后针对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网络银行概述
(一)网络银行的内涵
网络银行也称在线银行和网上银行,它只需要借助因特网就可以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提供服务。网络银行不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提供相关的银行服务,在现实社会中,它是一种虚拟的,高级的电子银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为客户提供不同需求的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21世纪是信息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网络银行服务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的管理费用,还有利于提高银行服务的效率,是银行发展的新方向。
(二)网络银行的功能及基本业务
网络银行的出现,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金融利用营业网点和柜台的这种服务方式,另一方面由过去通过物理性分支方式变为虚拟的电子网络的方式。同时就其业务范围来说,网络银行既包括传统银行的优点,又结合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融入了个性化的适应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依据网络银行应用新技术的多少,可以将网络银行的基本业务分为两个不同类别。第一类是网络银行的传统业务服务(Traditional Banking onLine),这类业务就是利用网络实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在网上交易进行。主要包括银行的交易服务,信息服务还有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服务。第二类是新兴网络银行业务,其是在互联网独特的功能上衍生出来的,如新兴的快捷支付、在线支付等。这些新生物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深受消费者的亲睐。
(三)网络银行的特点及优势
1.突破时间的限制
网络银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客户可以随时办理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只需要登陆互联网就可以实现24小时的服务。由于网络不分时间限制,因此网络银行业有这样的优势,不分昼夜,不受到上班时间的限制。从而使得顾客不用再到银行办理相关的业务,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2.程序和业务简单化电子化
传统的柜台银行在没有网络银行的状态的,采用的所有凭证都是纸质版。如今网络银行的引入,使得许多程序都不需要纸质版来作为最终的凭证,而是依靠网络来进行,这样不仅使得查找方便快捷,也使得业务程序简洁化,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水平,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3.服务个性化多元化
在如今这个信息年代,信息技术的竞争非常的激烈。最近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对银行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网络银行的产生是来自于客户的需要,网络银行在不断地发展也是围绕消费者展开的,因此网络银行的服务都是从客户中发展的,具有很强的个性。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一)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网络银行问题大部分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来自美国等网络经济发达国家,有代表性的研究理论著作有:1999年美国财政货币总监署(Office of Comptrollerof the Currency)出版的《Internet Bank~Comptroller’SHandbook},手册中对现阶段网上银行业务种类的划分、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的界定和管理、银行内部如何对风险进行内部监控等都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另外,较有影响的研究活动是2002年初英国《金融时报》、《银行家》杂志和微软公司联合组织的一次专门探讨网上金融业问题的国际研讨会。但是,由于网络银行的发展不过短短不到十年,尤其是在我国更是新生事物,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用同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国内对其研究的深度也还远远不够。
(二)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然也面临了一些阻碍,主要几个量的变化。首先是网络银行数量的增加。我国网络银行在经历了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但是总量仍在增加。可以说网络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推动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由于网络银行数量的增加,银行机构面临的竞争也增加了。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其次是网络银行用户的增加。由于网络银行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事的有点,吸引广大客户开通网上银行服务,用户的数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网络银行在量上的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使得网上银行服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也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第三是服务范围和业务的增加。网络银行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业务类型和业务品种。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品种,传统的银行服务已经不再是主流,网络银行逐渐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这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此外,网络银行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网络遍布全世界,我国网络银行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三、现代银行电子网络服务体系的建立
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业电子服务的发展,银行业电子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及服务水平都取得了质的突破。银行电子服务从传统的后台服务支持角色逐步走向前台,甚至成为建立银行经营模式的基础,科技策略已经成为银行整体策略的一部分。信患技术和银行业务的融合和创新,使银行电子网络服务系统能根据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银行服务。
(一)银行电子网络体系
计算机通讯网是开发、获取、传播、加工、再生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术设施体系,是银行电子服务的基础。现代银行电子网络体系包括营业网络、企业网络、外部网络、综合信息网络四部分。
营业网络是当前银行专用营业网络,主要承担银行营业信息资源集成综合平台的作用,营业网上运行城市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电子资金汇划系统等,完成银行业资金划转和结算功能。
企业网络建立银行企业级应用,完成企业综合数据仓库和信息的表征、共享与传递及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辅助决策和业务协作,致力于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外部网络主要提供半开放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将网络延伸至和企业相关的其它企业和客户,使相关企业和客户通过网络相互沟通与合作,大大拓展了银行业务作用范围。综合信息网络由营业网络、企业网络和外部网络共同构成,对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机集成处理,并对其进行综合利用,直接服务于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次。
(二)银行电子服务体系
现代银行电子服务体系由营业服务、自助银行服务和管理服务三大服务体系构成。具体来讲:在营业服务方面,综合柜员服务系统对银行业务处理系统重新整合,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帐务信息集中、共享,数据集中整合,提供存款、汇兑、信用卡、贷款、住房金融、资金调度、结算、财务等综合服务:国际业务服务系统通过各种业务信息的一次性登记,建立客户授信额度帐,业务和金额授权控制,自动生成业务上需要的报文、传票、报单和统计报表等,实现国际业务处理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为客户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呼叫中心通过客户服务代表和综合数字信息处理平台,为客户提供通过电话、传真、计算机通信等手段进行的多渠道、多功能、高效率、不受时空限制的现代银行全功能服务。
在自助银行服务方面,电话银行通过客户电话访问银行的电话银行系统,实现一些简单的银行业务,如账户查询,余额查询,资金转账,信用卡充值和一些代收代付业务等:无人银行通过在网点设置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发卡机、存折补登机、夜间金库、自动保管箱、外币兑换机和信息终端等设备向窖户提供自助电子服务;网络银行通过互联网用户与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银行互联互动来实现银行的业务功能,如账户余额查询,交易查询、银行转账、代缴费、个人账户密码设定等;移动银行通过手机用户收发手机短信息来发出交易请求,并经由电信服务中心,转发至银行卡服务中心或银行移动银行应用系统处理,来完成银行电子服务交易。
在管理服务方面,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低层次的办公事务处理,而且还能进入到各类的信息控制管理,进而发展到辅助决策,是综合电子、通信、文秘和管理等多种技术应用的电子办公服务;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银行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及时分析,为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辅助和决策支持,保证银行管理有序,监督有效,协调灵敏。
依据上文所述,我们认识到,网络银行是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和刨新的产物,在整个现代银行电子网络服务体系中,属于自助银行服务性质的一种银行服务形式。
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网络风险暴露
从现如今社会网络存在现状来看,虽然我国的网络科学技术一直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和崛起,但是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这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我国银行行业的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网络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整体缺少一个比较健全可行的网络安伞防范措施;其次网络银行业务缺少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设施的设置;再次我国的金融电子设施也足比较落后的,缺少必要的金融电子人才资源;最后,我国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够完善。以上这些种种问题和缺陷都局限了现如今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速度和进程,亟待解决。
(二)网络银行业务的内需不足
从我国如今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程度来看,虽然网络银行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和金融业发展较为发达的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明显呈现出了内需不足的现象,导致了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规模萎缩,业务成交量小,经济效益较差。这些都最后直接导致了银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网络银行业务的经营风险较大。另外一方面,形成网络银行业务内需不足的主观原冈还在于我国消费观念较为落后和传统,对于网络银行这样新兴的业务形式认可程度较低。
(三)我国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
整体来看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发育很是不够健全,国内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使用现金或者是货物来进行交易,而不是像发达国家的企业一样选择信用证的结算方式,这都是制约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消极因素。互联网本身存在的开放以及不具有完全保护的本质特点使得交易的双方真实性得到了质疑,这样一来网络银行业务的进行对于社会信用的要求也就变得更高,这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逐渐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用以支持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
(四)网络银行的无国界与金融监管的主权化矛盾
网络是一个无国界的媒介,网络银行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网络银行采取的媒介是网络,业务在地理位置上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客户手上有可用的网络,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国家,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业务使用。但是在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网络银行交易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国家监管的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了出来。
五、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性
由于网络的非实名制以及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也不断获得了人们的关注。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及相关的国家部门要重视起来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建立适当可行的监管措施或者网络支付的解决方案,采用科学的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银行业务进行的安全性。
(二)强化内部监管机制
网络银行的内部监管是网络银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由于网络银行的有关业务是在网上进行,这就导致这些银行业务具有了不可确定和不可防范的风险。因此应该强化网络银行的风险监控机制,保障网络银行的健康有效运行。首先在业务管理和操作上应该做到人员分离,制定有效的隔离机制,这样在产生错误后就
能有效快速地查到风险,从而规避风险;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知识密度,从根本上减少失误。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银行发展的基础建立在良好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只有人们对网络银行产生了信赖,才会积极的参与。然而经过前面中外网络银行的发展比较,我们知道,我国的信用体系并不完善,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加强。
(四)加强人才的建设
知识是力量,人才是关键。如今网络银行虽然是在网上进行相关的操作,但是仍然需要银行工作人员的相关支持和操作服务。因此仍然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要求还越来越高。单一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拥有不同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网络银行所缺乏的。我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建设。
(五)进行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不断发展网络银行业务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必须履行建立起联网的网上支付系统的承诺。网上支付系统建成之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门槛将加高,在预期提高我国的代理支付成本的情况,外资银行将于我国的网络银行系统相联系,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过程中获得主动权,还能使得我国整体银行运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成本下降。
六、总结
网上银行是银行经营中的新一轮变革,对国际所有传统银行机构都产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革。伴随着入世后外国商业银行资本的大量进入,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将迎来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中国银行业的改造,促进网络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和竞争能力,提高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整体素质,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挑战,则需要政府、金融监管当局以及中国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舒海棠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期刊论文]-经济师2006(12)
2.吴文元.WU Wen-yuan 论网络银行的发展、影响及前景[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5)
3.张晋.任丽耀 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2006,25(2)
4.薛峰.贺耀 网络银行的发展及风险对策思考[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5(33)
5.王佳莹.有关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思考[J].时代金融,2012(12):21-22.
6.李凌.网络支付洗钱风险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7):38-39.
7.段玲玲.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0-82.
8.成思危 要重视研究虚拟经济[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 2003(02)
9.尹尤 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金融研究 2001(01) 10.高小红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期刊论文]-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2)
11.段红涛 论网络银行的发展特点及我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0)
12.白钦先 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 2001
13.孙玉 中外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比较与借鉴[期刊论文]-金融电子化 2002(10)
提示:在此处撰写资料来源(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