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银行的片区信贷主管除了做好贷款审查审批外,还承担对所辖片区的日常监督管理,总行管理部门负责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稽核部门进行独立的信贷事后监督监管。此外,该行还建立了定期的信贷互查制度,保证支行的贷款信息的充分披露。
在贷款发放后,总行贷后监督人员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并反馈存在的风险和信贷管理问题。该行规定50万以上贷款的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首笔30万以上的贷款检查面要达到50%以上,户额在10-30万的贷款检查面要达到20%以上。
台州银行形成了把资产质量作为银行的生命线的信贷文化。业务可以发展的慢一些,但质量一定要抓好。在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中,信贷风险指标作为“质”的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效力。对风险控制出现差错的客户经理采取扣钱、调离岗位、甚至移交法律处理的惩罚措施,因此客户经理树立了很强“事关信贷风险,就是事关职业前途”的风险意识。
台州银行在制度执行上的信条是“有章必循、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错必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必须执行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极强的执行力。台商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保证了贷款风险的及时披露,也使得客户经理在发现风险后尽其所能,努力化解风险,避免贷款损失。该行形成了“又粘又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催贷精神。该行针对借款客户的不同特征,设计出不同的催讨办法,在社会上形成了台州市商业银行的钱好借,但不还很困难的观念。
(五)台州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存在的问题
1.贷款与存款规模有一定牵连
台州银行在审批客户贷款的时候,会受其存款的多少影响,使得客户申请的额度受限制,这明显背离了中国金融体制大潮发展的大方向。
2.网点少,覆盖范围有限
台州银行总行驻在台州,而台州分支行已超65家,但它毕竟主要是在浙江省内发展,杭州只有9家分支行,宁波只有2家,金华分行刚刚开业。显而易见,其网点较少,很难满足众多的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
3.审批程序,手续繁琐
申请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期间,需填写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资料,“三级审批”的流程较为繁琐,而且这些资料的填写都需要一式多份,每份需手写且客户都要签字,不可使用复写纸,这略显繁杂,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分析台州银行产生贷款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还要从台州银行成立时限和市场定位有关。
由于台州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员工少,资金不足,使得它被动的选择了开发小企业市场。存款积数自是比不过国有银行及其他较大型的银行,自有资金相对较少,没有能力大量的为客户提供贷款,使客户的贷款受到存款多少影响。
台州银行在这近十几年的发展中,采取的是稳健式发展策略,踏实前进,所以目前在浙江省内未全面布局,只在重点地区开设了分支行,网点布局较少。
而为了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台州银行因此会对客户的贷款把关较严密,不松懈,致使合同较复杂。
四、未来台州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建议
台州银行经过多年在实践中探索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风险控制技术,实现了小企业融资“事前低成本获取信息、事中低成本监控管理、事后低成本违约惩罚”的三个低成本,为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国际性的“麦克米伦缺口”提供了中国式解答。
台州银行将支行网点开到郊区、城乡结合部,开到中小企业身边。每天派出几百名客户经理进驻各专营市场,随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服务。大到为客户量身订制贷款,小到指导客户进行网银操作,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让中小企业享受到了以客为尊的良好体验。此外,台州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增加营业窗口数量。为便于个体工商户办理业务,该行的营业时间也相应延长,让客户体验到“延时多柜”的良好服务。
针对台州银行贷款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存贷分离
台州银行应尽量做到存贷款彻底脱离。客户经理在外多拉存款,而当客户有贷款需要,不应只考虑存款,应根据客户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向他发放贷款。
2.简化流程
台州银行应在把控合规风险的前提下,整改下合同,将条款合并或是设计较简单的合同,将合同简单化,可提高工作效率。
3.增设支行网点
针对网点少,难覆盖的问题,台州银行可增设各地区的支行网点,满足众多中小企业及个体户贷款的需求,增加覆盖范围。精耕细作,深化服务,秉承台州银行最重要的是让您满意的服务理念,让客户满意,对客户负责。
4.设计多种针对性产品
中小企业含有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等行业,因此,贷款的需求也不近相同。台州银行可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客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多种针对性产品,丰富贷款品种,使银行与企业实现双赢。
参 考 文 献
[1]丁增齐.对城市商业银行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J]. 市场周刊2010(3)
[2]贾文学.贷款企业的违约风险测度[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3]毛捷.贷款利率及违约风险[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12
[4]向宇.我国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困难和对策[J].西南金融2010(6)
[6]操会堂.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3(1)
[8]杨宗昌.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1(4)
[9]刘伟.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研究[J]. 2011(7)
[10]许学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