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洋上村农户文化教育水平
(三)农村的信息化程度
农户理财需求除了受到收入水平和自身文化教育水平的影响外,农户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如交通是否便利、村庄到最近银行的距离、村庄到中心乡镇距离等,这不仅反映了农户理财的成本,也影响村庄的经济状况和农户收入来源结构从而影响农户理财需求。农村信息的普及化程度,普及越广则农户理财就会相对便利、信息获取的时效性更强,这能够激起农户的理财欲望。在永春县目前家庭固话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但是电脑的普及由于各个村庄现实的差异性有了很大的不同。
汉口村虽然距离县城有16公里,但其处于镇中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其发展第二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被访谈的一位汉口村农户,据他介绍,他们村由于有三家银行,处理一些业务如存取款、购买债券、股票都是非常便利的,而且为了更好地发展工业,该村也有35%的农户购置了电脑、实现了网络化,该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汉口村的这一举措了增强了他们的理财意识,也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而洋上村虽然距离县城只有12公里,但是由于其是属于县城的一个偏远山村,其偏僻的地理位置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离镇中心比较遥远遥远,交通不便,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现在该村庄还是没有设立任何的金融机构,虽然有的农户有理财需求,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在加上村庄以农为本的小农意识还比较强,因为其理财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且该村目前网络化水平比较低,只有5户农户拥有电脑,使其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与外界联系较少,农户理财意识淡泊,对于金融投资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碰到而已,农村理财市场还是属于空白。可见,一个农村信息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他们对理财的需求程度。
(四)其他影响因素
我国县域特别是农村理财业务发展还是比较滞后,这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投资者本身理财意识薄弱也与金融当局目前的理财观念密切相关。因为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没有对县域特别是农村进行深入的调查,没有及时掌握农民的需求,指导农户做好理财投资规划,没有努力挖掘新的目标客户[9]。另外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了诸多的不足,农村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农村金融组织未能发挥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保险业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进行投资与理财的需要[7],这一序列的不足将会阻碍农户的理财需求。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汉口村和洋上村两个村庄的农户理财现状和其理财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得出:汉口村目前的理财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村委会合作,进行适当的宣传与引导,避免农户进入理财误区,从而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财;洋上村目前的理财市场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其本身的一些限制性因素是息息相关的,要开拓其农村理财市场必须通过改善现实状况并采取一些举措来实现,努力改善农户和农村自身的一些不利条件。另外农村金融需求没有办法满足是由于制度安排与信任差异引起的,因此这需要政府成立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政府和金融结构密切配合,解决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从而满足农户的理财需求和投资欲望。
(二)建议
1.积极发展教育,提高农户文化程度
加强对农户理财意识的教育,培养农户的理财意识[10],农户通过接受更多的学历教育或者培训,激发其理财需求。另外农户理财是一项相对专业性的经济活动,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能够改变农户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更好地与外界联系,使其对市场观察更为敏锐,经济意识更强,从而提高其理财需求。
2.努力寻求新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农村应努力为自己寻找出路,改变以农业为主导的小农意识,通过政府支持等一些措施来完善自身的硬件、软件设施,从而更好的与外界沟通,促进自身经济迅猛发展。可以适当地发展二三产业,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使其有更多的剩余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并且通过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进行科学的理财规划,藏富于民,可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确保农户可以充分享受中国人民在创造财富中所形成的硕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11]。
3.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支持的宏观环境
农村金融机构在撤并营业网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是否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防止“一刀切”,保留必要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同时做好监督管理,在设立国有金融机构的同时,允许在农村有适量民营金融组织的出现,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逐步建立起以现有农业金融部门为主、其他金融组织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形成覆盖乡村、辐射农户的金融机构网点,满足农户理财的需求,是农户有稳健的理财之道[12]。
4.建立适合农户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
目前农户理财市场潜力比较大,理财产品实际上是找到了市场空白点,既能解决理财需求又能与农户保持长期联系,农户理财需求有待开发,但是也需要考虑影响因素,针对他们的需要设计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在设计理财产品和提供理财服务时, 一方面就应该考虑到农户更倾向于目前国内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的需求倾向, 要考虑到这部分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入状况及理财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符合农户保守、稳健的风格。同时设计出来的理财产品应该符合各个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符合农户实际需要。
5.建立有效的政策法规,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风险保障制度,以确保农户理财的可行性,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满足农户的理财需求和投资欲望。政府部门对农村要提供财政金融配合、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撑,要培育金融资源、利用金融手段、推动农村发展。另外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做农户理财的领航员,使其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理财,满足其理财需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3]。
参 考 文 献
1、江媛,小康农民理财之道[J].农家致富,2007,(22):57.
2、于斐,浅析居民理财[J].理论学习,2006,(6):52-53.
3、周慧虹,投资理财亟待进村入户[J].金融经济,2007,(6):30-31.
4、陆海燕,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需求的因素[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41-43.
4、贺慧芳,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70-71.
4、蒲成毅,混业经营趋势下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8):93-97.
4、唐彦芳,冉光和.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变迁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44-46.
4、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货币金融评论,2004,(6) :15-17..
4、郑国中,马宗秀,县域理财:问题、前景及出路[J].金融纵横.财富,2007,(16):37-38.
4、丛禹月,浅谈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陕西教育,2008,(2):99.
4、李金铱,论如何培养家庭理财观实现藏富于民[J].甘肃科技纵横,2008,(1):91.
4、周颖,江浙镊行破冰农村理财[J].商业时代,2007,(11):52-54.
4、冯勋,制度安排与信任差异: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07,(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