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筹资风险相关指标状况
本次的调查情况见图1,企业的流动比率从05年9月到07年12月比率较高从07年12月到12年12月比例控制在2左右。相对稳定中间有一点波动。它反映企业可用在短期内能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二,速动比例与流动比例的变动形势基本一至。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一般应保持在100%以上。一般来说 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的比值在1比1.5左右最为合适。第三点,资产负责比率和财务杠杆系数总休较稳定。有略微上升。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进行较深层分析,从05年9月到07年6月流动比率变动较大,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最高时比率达到5点多,同时速动支比率也相应较高说明资产流动性较大,相对来说存货等并不多。这说明前期偿还债务能力很强。但这样便使使企业周转效率与获利能力降低。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的度化趋势一至。速动比率都保持在100%以上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强同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也较强。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但有上升趋势。
因此,可看出企业负债率虽然有所增加但速动比率的增加说明企业偿还能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而对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都有所增加并且速支比率比流动比率值在减少说明资金运用不错。同时负债有所增加的话表明企业不因过于向外筹资从而使企业承担的风捡过大。
(二)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分析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投资决策中不客忽视的重要内容。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益,而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相伴而生,通常投资收益的期望越高,所遇到的投资风险也将会越大。现今,我国公司普遍存在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投资失误的现象。由于公司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够真实;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公司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公司的投资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指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的投资;而对外投资主要指公司对其他经济组织的投权或者债权投资,或者是购买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本文通过分析传化公司的运营效率来考察其内部投资的效果。
表1:2010—2013四年的资产负债率统计表
公司名称
13年资产负债率(%)
12年资产负债率(%)
11年资产负债率(%)
10年资产负债率(%)
传化股份
43.2612
40.0085
34.3464
16.3337
行业平均值
56.27314
47.15172
48.34058
49.96059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为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收益应尽可能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增加负债融资。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2010—2013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均不高,而且还在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都在适当的提高资产负债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种可能就是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状况比较乐观,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不断的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表2:2010—2013期间的总资产周转率统计表
公司名称
13年总资产周转率
12年总资产周转率
11年总资产周转率
10年总资产周转率
传化股份
1.25
1.05
1.41
1.7
行业平均值
0.71382
0.741839
0.85977
0.847816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从上表2可知,虽然2010—2012期间的总资产周转率在不断下降,但都比同期的周行业平均值要大,同时到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提高,说明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能力强,资产管理水平高。
完善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选择合理的筹资期限
筹资规模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筹资总额的确定,筹资规模是企业筹资决策的起点,也是确定筹资方式的基本依据。合理地确定筹资规模是筹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是需要确定的,但往往是不断变化的,筹资过多,可能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进行。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一般而言,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的筹资风险要比短期债务资本的筹资风险小。所以企业要通过对所筹资金的期限进行合理搭配,使其与生产经营的周期相适应,结合投产期、生产期、盈利期和还款期来考虑所筹资金的长、中、短期搭配的问题,避免资金集中筹集或集中偿还,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还款压力。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这时应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这样,企业流动负债的比例将会加大;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则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代款、租赁融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这样企业长期负债的比例就会加大。
(二)合理投资,加强资金管理
合理调动使用资金。防范财务风险,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合理调度。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控制好日常管理,有利于确保信用政策的全面落实。日常管理中,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信用限额管理制度。信用额度是指企业给予某客户赊购商品的最高额度,是根据客户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大小决定的,这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水平;第二,做好账龄分析。这样有助于明确目前的收账重点和程序,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第三,加强对坏账的管理。严格审批坏账损失,防止各种弊端的发生,积极参与客户破产善后事宜,尽量减少损失,仍然要关注逾期未收回的已作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
参 考 文 献
1.李春媛.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 价值工程,2010
2.高毅.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D].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2010
3.刘儒昞,曾宙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浅析 [J]《财会通讯》 2011年23期
4.孔远英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J]《海峡科学》2010年 第3期
5.李晓华. 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J]《中国证券期货》 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