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保险电子商务的内涵
开展保险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保险电子商务的现状
保险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
内 容 摘 要
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日渐成熟,为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而保险业持续推进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为保险业开展保险电子商务提供了可能。论文首先介绍了保险电子商务的内涵,而后分析了保险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分析了保险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保险产品 电子商务认证
电子商务在保险中的应用
本人从事财险销售工作6年来,有5年半的时间都是沿用传统的销售方式来进行展业。这样的展业方式业务员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高度付出,但往往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财险公司具备很多很好的产品,例如:家财险、旅游保险、人身短期意外保险等,对于客户来说,确实是一个保障全面且保费低廉的保险产品。但是因为保费低,业务员不可能逐一为客户上门销售,因为成本确实是划不来,造成了业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扩大发展,打破困局,必须改变现有销售方式,寻找一种新型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伴随产生的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广泛的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尤其以贸易往来、个人消费、金融服务、运输、票务的行业领域,更呈现出电子商务的潮流大势所趋。
一、保险电子商务的内涵
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二、开展保险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分析
(一)保险产品的特点
随着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的逐渐普及,保险作为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可以说是危难中的“定心丸”,需要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地得到保障。恰恰与电子商务营销方式的优势不谋而合。能让人们感觉到“风险无处不在,保险就在您身边”。这就酝酿了保险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良好外在环境。
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保险服务主要是一种咨询性服务,买卖双方不一定需要面对面的接触,可以通过电话、传真、广播、邮件、电子邮箱、QQ对话、视频、手机短信、企讯通、网上在线等等方式进行沟通。保险产品非常适合利用这些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
此外,保险产品对物流没有过高的要求,一旦客户产生投保意愿,可以通过网络支付保险费,即时将保险意愿变成现实,省去了来来往往的操作手续,加快了销售进程。
(二)保险电子商务的优势分析
网上保险使客户具备更多自主选择权,这是网上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的无比优势。电子商务还能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无休服务,客户不受工作时间和假日时间的局限,只要电脑在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保险咨讯查阅。客户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实际情况、家庭需求、投保预算快速访问各个保险网站,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多样的保险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对比,选择最适合自身要求的保险产品,确定投保意向后,自主地选择投保与否。改变过去咨询服务限于上班时间、信息不全、选择被动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自主选择的意愿。
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保险有效降低了保险业的经营成本。“开源节流,成本领先”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第一战略。对于营销和管理成本占比较高的保险公司来说,以电子商务作为保险销售的崭新渠道,可以节省大量的营业网点租金、手续费、佣金、交通费用及相关的管理费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凸显公司经营现代化的企业形象。
网上保险还能拓宽了保险服务渠道。保险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销售,还涵盖了一系列售前售后服务。在售前,保险公司在网上提供丰富生动的产品信息展示、解答网民的提问、在线报价等,方便融入日常生活的大环境下,网上保险是保险公司体现优质服务的新渠道。
(三)开展保险电子商务的环境分析
1、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07月版)中发布: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并超越美国网民人数,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按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民基数计算,中国互联网2.53亿人的网民规模,只有不到1/5的中国居民的网民,普及率为19.1%。这一普及率低于全球21.1%的平均互联网普及率。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的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在我国网络项目按应用普及度排名,前十位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即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能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主要是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电子商务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逐渐体现为网民实用性工具。目前的电子商务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5%。其中,经济发达城市的电子商务普及率更高,上海网民的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45.2%、北京网民的网络购物使用率为38.9%,两城市占据电子商务普及率最高的冠、亚军,而广州、深圳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名。比较国外的发展状况,韩国网民的电子商务普及率为57.3%、美国为66%。均高于中国的电子商务普及率。
2、保险公司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硬件条件
保险业持续推进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已具备了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渠道和商业模式,它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性强、服务面广、高效等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所接受,大力开拓保险电子商务既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中对保险电子商务有“需”有“求”,电子商务势必发展成主要的营销手段。
三、保险电子商务的现状
我国的保险公司于2000年就尝试开展网上保险业务,各家主要保险公司网站都设计了电子商务功能,以方便客户进行在线投保。虽然销售份额目前占比不大,但显示出各家保险公司对于网上保险前景的乐观。据悉,2007年度我国保险电子商务保费收入为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3%,各主力保险公司纷纷加入保险电子商务的市场争夺。根据《中国证券报》关于中国保险市场的调整和分析,仅2008年第一季度,工行网上保险业务交易笔数达到3万余笔,交易额突破44亿元,交易额较去年增长了60多倍,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发展速度呀!预计到2012年,电子商务的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347.6亿元。可以预见,网上保险将逐渐成为未来保险业务重要的营销渠道和新的增长点。
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第三方保险网站,也称为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