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广西与东盟的双向投资方面也还存在诸多的隐忧。从东盟对广西的投资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随着其他省份与东盟特别是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双边贸易的发展,东盟国家对于投资中国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无疑会直接分流广西吸引外资的来源。如山东全省累计批准东盟投资项目就大大高于东盟对广西的投资。另外,从广西对东盟的投资来看,尽管占到广西对外投资的六成以上,但是基数仍然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邻近的较不发达的几个国家,那么东盟局势和南海问题仍有许多不确定性,这无疑增加了广西对东盟投资的风险和困难。
5.部分优势产业受冲击
由于广西部分农业产业与东盟国家农业产业相类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这部分农业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1)传统产业遭受冲击
食糖作为广西主要的农作物,蔗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被我国列为高度敏感产品予以保护,但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自贸区建成后对广西蔗糖类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比如,世界第四大产糖大国泰国每吨白砂糖的生产成本要比我国低300-400元,自贸区建成后广西食糖将丧失价格优势,处于极为不利地位。占全国60%的广西木薯产业,在自贸区建成后,也将受到位居世界第三的泰国木薯产业的强烈冲击。
(2)相同产品竞争加剧
由于广西农产品中的大米和玉米等与东盟部分国家相同,东盟国家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对东盟国家进行农业投资,已形成一批拥有高新技术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这类农产品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3)果蔬产品面临严峻挑战
东盟国家由于气候的原因,一年四季都都能盛产热带水果、蔬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会让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山竹、荔枝、龙眼、芒果等优质水果可以更低廉的价格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毫无疑问,广西的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产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4)畜牧水产受到制约
鸡、猪等相关产品既是广西的强项,也是部分东盟国家的强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必然“强强相遇”,肯定影响广西此类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对东盟国家的出口。
(5)农业投资开发竞争激烈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大量的优惠政策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涌入东盟国家,而自贸区除广西农垦企业集团等少数农业龙头企业外,参与开发合作企业的实力还不强、规模也不大,农业企业要进入东盟国家市场,如果不能享受国内更多的优惠政策,竞争力必将受到影响。
(6)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也将影响到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接连不断,国际市场针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对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产业合作造成的影响也是必须直面的。
6.广西企业参与不充分
由于广西参与竞争的企业经济实力不够强,规模偏小,上档次、大规模、经营管理方式先进的企业不多,导致广西进出口可塑性大为下降。根据广西社科院的专题调研发现广西企业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办理中国-东盟自贸区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的不多,主要是因为不熟悉自贸区的各种条款、优惠政策及缮制东盟原产地证等相关程序和规定不了解。
7.边境贸易在弱化
广西边境贸易曾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关税的逐步降低,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关税及收费将趋于一致。诸如出口关税、增值税双减半等边贸现行优惠政策的优势不复存在,原来很多依靠边贸出口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已逐步转为一般贸易方式进行。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萎缩,这就使得广西的边境贸易优势受到明显消弱,边境贸易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六、提出广西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发挥广西区位优势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广西已今非昔比,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西既有来自自身条件的禀赋优势,又有由于生产力快速发展而形成的经济优势,广西还有沿海、沿边等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少数民族聚居地等特点,同时享受民族区域自治开发政策、沿海地区开放政策和边境开放政策,此外,还有加快建设北部湾,积极推进“两廊一圈”(即“昆明-老挝-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由中国沿海几个省区与越南组成的环北部湾经济圈)都将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广西的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面向东盟国家为主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主要窗口和阵地及中国广西对接东盟市场的最方便快捷的海上通道。对于与“两廊一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轴两翼”(即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泛北部湾区域,包括一湾相拥的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在广西对接东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注4)。
(二)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广西与东盟的贸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西与东盟贸易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拓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西可以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发展。同时,广西也可以较低成本将一些低层次而一些东盟国家又需要的产业转移出去,在国际区域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广西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要增强产业竞争力,应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扶持和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加大对广西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力度,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竞争力。应继续加强与东盟的协商,建立产业协作体系,优化双方之间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性国际竞争能力。
最后,还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随着广西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东盟的经贸关系需更为紧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广西对自身产业、贸易与金融结构的监控和优化调整,才有助于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三)夯实贸易发展平台,不断加强多元化、多领域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长久落户南宁。2012年9月2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广西南宁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中说到:“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起已连续举办了八届,累计有42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500多位部长及贵宾出席,30多万客商踊跃参会。这些成效充分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投资峰会不但是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搭建的经贸等多领域有效合作的大平台,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给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惠,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5)。”
除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多年。广西及南宁对东盟合作的优势地位和中心地位日渐确立。广西在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提升、创新更多平台。
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标就是要使这个区域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规划》为蓝图,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不仅为广西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也为中国与东盟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级上开展合作,赢得更多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
(四)培育和壮大广西进出口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众多平台落户广西,为广西企业进军东盟提供了相较其他省份的抢占先机优势。在政府大力宣传同时,广西进出口企业要快速的跟进,广泛普及广西进出口企业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各项政策、法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等相关知识的推广。及时申领中国-东盟自贸区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FORM E),保障自己的利益,避免错失本应该享受的关税优惠待遇。此外,广西进出口企业还要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熟悉东盟市场、掌握国际惯例的、东盟国家语言和情况的高素质人才,让“人才带动经济飞速发展,发达的经济反过来又吸引大量人才”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鼓励和支持更多广西优势进出口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广西的众多平台,与东盟多签订项目,多达成机制,把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作为广西“走出去”的优势项目。印支半岛特别是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基础设施还很落后,电站电厂、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急待建设,建设这种大型工程大多是利用国际资金,项目必须向国际招标,广西完全可以扬长避短,“走出去”到东盟国家搞工程承包,还可以带动广西的建筑机械和工程机械等设备的出口(注6)。
(五)推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提升边境贸易发展水平
按照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培育和建设一批集内外贸一体化的边贸市场为重点,发展边境加工贸易、加快边境口岸交通体系建设、提高边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边境商贸物流发展、构建边境地区“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新格局,实现边境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由商务、财政、发改、国土、金融、税务、建设、工商、海关、检验检疫、质监、湾办、物价、电力、水务、消防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订边贸市场、口岸和重点园区等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协商解决重点问题,切实推进边境贸易的发展。最后,稳定和完善边境贸易政策,用好用足国家制定的边贸政策,落实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退(免)税优惠政策,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进一步推进广西边境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贸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及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该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及合作的通道和桥头堡,处于前沿位置,这对广西经贸发展既是大机遇,又是大挑战,广西政府应该迎难而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好资源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市场竞争当中,在竞争中壮大实力,带动整个广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引文注释】
(注1)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55
(注2)刘树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丛书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
(注3)中新社.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中国-东盟双边投资高速增长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中国新闻网,
http://money.163.com/11/0812/17/7B9835T000253B0H.html.2012年10月10日访问
(注4)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 [M].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11.105
(注5)新华社.习近平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并致辞[N].南国早报,2012. 第3版
(注6)印支半岛.互动百科. 2012年10月5日访问
【参考文献】
1.郑军健.中国-东盟商务年鉴2011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362-371
2.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55-164
3.刘树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丛书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
4.蒋满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60-80
5.龙钢.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战略研究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38-160
6.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 [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9-390
7.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课题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发展机遇及对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119-280
8.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1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5-120
9.高歌.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越边贸研究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138-150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R].2011.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进展(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