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第一次将消费放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之首,表明中央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认识超越以往。金融支持消费,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由此面临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阶段的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并说明风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有效防范和化解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控制
【正文】:
在今年的“两会”上,“十二五”规划建议在阐述金融领域改革时,第一句便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其中,在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第一次出现在投资与出口之前,表明中央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认识超越以往。金融支持消费,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由此面临发展的历史机遇。与企业贷款相比,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其前景不容忽视。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仍存在诸多局限性, 如何完善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为此,积极探索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经营新模式,强化风险防控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阶段
所谓消费信贷,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定义,它包括通过正常的商业途径发放给个人的用于购买商品及服务等个人消费的短期及中期信贷,有时也可以是为出于同样目标而出现的债务再融资而发放的信贷。汽车贷款、家庭资产净值贷款、有担保及无担保的周转信贷等都是消费信贷的重要类型。注(1)在这个定义中,没有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包括进来,这主要是因为这种贷款与其它类型的贷款相比,不仅期限长,数额大,而且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法律要求不同,贷款程序也不同。在我国消费信贷一般是指以刺激消费、扩大商品销售、加速商品周转为目的,用未来收入做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信贷行为和消费方式。它建立在信用消费的基础上,但又不同于厂商向客户提供的分期付款的商业信用消费,而是在金融学意义上相对于生产信贷的消费信贷。消费信贷的范围指广义的商品,既包括住房、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也包括劳务,其范围是随着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既有的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进程:借鉴—否定,再认识—再否定,肯定—倡导,提升—丰富。这一过程说明,金融实践源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法制的完善。
(一)试办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银行在少数大城市,对某些商品试办了分期付款.由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将有限资金集中到投资领域,并认为消费贷款滋长资产阶级享乐主义,使本来紧张的商品供应更加短缺,因此,消费贷款很快被取消了。
(二)恢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下,管理阶层对消费信用进行了再认识,有关人士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消费信用对于倡导和调节消费,促进商品流通、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1984年初,工商银行在全国开办了高档耐用消费贷款。但是1985年5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工商银行随后又作出了“对个人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城镇集体和个人单位购买汽车,一律停止贷款”的决定。
(三)发展
1、消费信贷政策效果明显,消费信贷规模增长迅猛
为了消除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解决国内通货紧缩,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产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数增加、教育落后等诸多问题,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稳步发展,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信贷政策,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再次开办和扩容。特别是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消费信贷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仅为4265万元,其中新兴业务包括耐用消费品、汽车、教育助学、旅游等消费贷款余额888亿元。2001年末,消费信贷余额为6990亿元,比2000年增长272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65%。到了2010年12月,我国居民消费性贷款余额达到75063.64亿元,10年来翻了10番。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在“国际金融论坛2010年北京全球年会”上表示,人民银行近年来加大了金融支持消费的力度。由表1可知个人消费信贷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从2007年的12.5%上升到到2010年15.66%。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该年的消费信贷占总贷款额比有所下降为12.3%。2010年前三季度,居民住房贷款新增2.4万亿元,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比重达到了38%,有力地推动了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浅析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因素及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