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是:宏观风险,比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
任何风险的发生都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冲击。科学的理财安排,可以事先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当风险来临时,就不会惊慌失措,让我们轻松面对……
今年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感受到了经济的动荡,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宏观问题,而对我们个人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而金融危机又不得不让我们学会理财。因为,很多不想为理财伤脑筋的人总以为:把钱定存就好了,每年有固定利息,又不用为理财忙东忙西,何乐而不为?其实这种观念真是大错特错。每年的通货膨胀会使实质购买力下降。当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定存利率时,就代表金钱的价值缩水了。或许你会怀疑:这种现象真的会经常发生吗?没错,这种现象发生的机率可是很高的。尤其从2008年至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利率越来越低,但物价却节节升高。所以,可千万不要以为钱放到银行就没事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您的财富一天天缩水,所以合理的理财最重要!
其实个人理财如理发:
人生的道路总是相通的。在理发时,我们会因选择而矛盾;在个人理财的时候,我们同样会为选择而烦恼。例如在基金理财产品选择时就是如此,2009年以来,伴随股市转折与基金业绩的大幅提升,新基金发行局面也大为改观。依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截止9月23日,2009年迄今已成立的新发基金共93支,募集规模共2694.71亿份。
颇高的新基金募集规模反映了当下投资者对于基金理财的热忱和对中国经济的看好,的却让人欣喜不已。然而在新基金热销的背后,笔者在思索:为什么新基金会如此吸引投资者?那些老基金是否就无人问津?这其中是否存在着理财的误区呢?
笔者与多位基金投资者接触之后,得到的答案是:新基金很“便宜”,只卖1块钱,而老基金比较贵、有些甚至都卖到了8块钱一份的高价;新基金具有更好的成长前景,而老基金似乎已经“赚不动钱”了……总的说来,新基金物美价廉,大有可为;而老基金却“廉颇老矣”,还得冒较高的风险。
情况是否真得如此,那么我们就认真的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所谓基金的价格,其实就是基金的份额净值。如果基金的净值低,投资者用同样的投资金额确实可以买到较多的基金份额,这种数量上的错觉,容易让投资者以为买净值低的新基金是捡到了便宜。
我们假设:基金A,净值1.5元;基金B,净值1.1元。投资者投资10000元,可以买到6667份基金A,也可以买到9091份基金B。显然,投资者如果投资基金B,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但是,如果两只基金采取了同样的投资方式,获得了同样的收益率。一年以后,基金A拥有的股票涨了10%,净值涨到了1.65元。基金B拥有的股票同样也涨了10%,净值涨到了1.21元。这时,投资者手中基金的市值都是约11000元。所以,当时无论是买基金A还是买基金B,结果都一样,都是赚了10%。
可见,投资基金应选择未来增长性预期好的基金,而不能简单的以价格为标准。同时,净值越低的新基金,并不意味着将来上涨的空间就越大。开放式基金并不像其他投资品(如股票、期货)的价格一样,买的人多净值就会涨,卖的人多净值就会跌。开放式基金的资产主要是基金持有股票、债券的市值,如果这部分资产升值了,基金的净值就会升高,如果这部分的资产下跌了,基金的净值就会低。这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
假设两只基金的时间期限相同,也都没有进行过分红,那么,高净值代表基金在过去的时间里投资实力强,低净值代表基金在过去的时间里投资实力一般。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是选择基金的依据,基金净值增长率才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
此外,基金净值越高,并不意味着基金的风险越高。
基金的风险并非来自高净值,而主要来自基础市场行情走势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影响。基金公司遵循的是投资组合理念,它的操作实际上是在低价位的时候买入股票,当股票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股票的风险增加,基金公司就卖出,资产从股票变成了现金,净值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因及时出售高风险资产而增加。对于那些投资水平高的投资团队来说,这样重复操作的结果是总资产在增加,净值也在增加,但风险并没有累加。所以,基金的风险主要是基金投资组合中资产的风险,和基金净值的高低并没有关系。
理财也如同寻找好的适合的“发型师”每一位理发的顾客,都希望找到一位价钱适中、技艺高超的“发型师”;而每一位基金投资者,都希望选择专业严谨、有出色业绩的理财团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投资者选择基金最重要考虑的因素应该是基金管理人的信誉和投资管理水平以及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看基金的“新旧”与否。因为从中长期来看,新老基金并不是影响投资者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持续的业绩优良才是一个基金管理人综合实力的体现。
“路遥知马力”,这点值得参考,也只有专业的理财人员能洞察体会到。
漂亮的GDP后面是穷怕了的勤劳的中国人有些疲惫的笑脸。当你的工资、基金,股票或者公司业绩有了新的起色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此刻,究竟是你赚了钱还是钱赚了你的生活?财富最根本的作用不是影响我们的社会地位抑或是衡量个人成就。财富只是让我和我们的家人生活得更好的一种必需品,所以理财未雨绸缪更重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理财产品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有必要对个人理财产品的特点进行分析:
1.从产品实质上看,个人理财产品是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商业银行是通过承担风险获取收益的。因此,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商业银行必须为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收益部分寻找风险来源。这些风险来源包括利率、汇率、指数商品价格、选择权、期限长短等多个方面。商业银行将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组合、搭配、消减,并根据各种风险因素在市场中的定价,合理确定产品的价格水平,从而设计出不同的个人理财产品。从这个角度看,金融产品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风险的不同。因此,理财产品的实质是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商业银行必须能够有效识别产品风险,识别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为不同风险状况的客户确定恰当风险的产品组合,并从这种创新中实现自身的利润。
2.从经营形式上看,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将业务许可优势的潜在收益转移给个人投资者的过程。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将资金投资于目标市场,一般是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国际债券市场以及衍生产品交易市场,这些市场是一般个人投资者无法进入的。但是商业银行通过集合理财,投资于这些对银行而言十分熟悉的市场,使得个人投资者能够间接享受到这些市场的收益。因此,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返还给投资人的收益,一方面是其业务经营能力的反映;另一方面则是运用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将自身拥有的业务许可优势转化成收益。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有很大的不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所进行的股票交易和债券交易是一般投资人也可以涉足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化和分散化,而商业银行则在业务许可上独具优势。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先天上具有个人投资者无法参与和替代的优势,只需借用投资人的资金,发挥其优势,就可与投资人共享收益。因此,商业银行正积极开发衍生产品,积极参与理财业务竞争。
3.从风险承担上看,在个人理财产品业务中,商业银行同时承担了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这是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不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在开展理财业务的过程中,与投资者是广义上的信托关系,风险基本上由投资者承担,收益归投资者所有,资金管理人则是受托管理投资人的资产,并收取管理费用。而商业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属于银行负债的一部分,资金的操作属于资产运用,从整个银行层次上看,个人理财业务的资金与其他资金来源和运用一样,计入资产负债表,成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需要进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壮大或者膨胀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从业务微观层面上看,在个人理财产品交易中,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合同的约定给顾客一定的收益预期,尽管这种收益带有一定附加条件,没有明确承诺,如果商业银行不在市场中对冲,或者不能对冲,将承受因此而带来的市场风险。同时,大量的理财合同使得商业银行承担了法律风险,目前有些个人投资者和某些商业银行的纠纷就是这种风险的体现。频繁的资金交易使商业银行还承担了交易对手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