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贸易纠纷。由于中国出口贸易增长迅速,贸易和经常帐户常年顺差,已经引起主要贸易伙伴,尤其与中国有巨额逆差的国家,采取保护本地产业的政策及其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它们在贸易上设置障碍和制造纠纷,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如果不消除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就会不断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所以,人民币升值客观上会影响国家的贸易收支,对缓解贸易纠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人民币汇率调整,短时间内或许会对企业有所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次汇率改革是我国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一个新的机遇,企业将会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上。将会促使出口企业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出口企业而言,由于成本增加2%,将逼使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增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有利于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第三,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扩大进口贸易。人民币汇率调整,在传统的出口优势型行业受到直接冲击的同时,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将会有所受益。对进口企业而言,成本将下降2%,利润空间放大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另外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的海外采购成本降低,可以抵消一部分出口收入下降的损失。
第四,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规范和调整经营秩序,优胜劣汰。人民币升值,受损最大的就是那些对价格敏感的低附加值商品和一部分利润很薄的中小企业。对于一些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也能够承件受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影响,因此通过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改革,能够调整企业出口的秩序,改变目前恶性的价格竞争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
最后,人民币升值有助于企业减少美元负债和降低生产成本。具体体现在外汇负债类行业将明显受益,主要包括航空、贸易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有较多的外汇负债(特别是美元负债),因此人民币升值将给这些行业带来汇兑损益,特别是像航空类公司,往往都有巨额的美元负债,因此将明显受益。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也会有所受益,主要包括造纸(纸浆进口)、钢铁(铁矿石进口)、轿车(部分重要零部件进口)、石化(原油进口)、化纤及塑料(原料进口)、航空(航空器材进口)、服装(高档面料进口)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每年均需要进口相关的原材料及部件,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这些行业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我国造纸行业中的纸浆成本占70%,而纸浆中的38%是进口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造纸行业的成本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二、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外贸进口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分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人民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总的来看,由于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都出现了可替代的产品,而且工艺、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很多国外厂商开始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内,这也增加了国内产品与进口商品之间的竞争。这些都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所以,汇率升值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不会引起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而呈现小幅度逐渐增长态势。企业增加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进出口顺差过大,通过进口国内稀缺的原材料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支持国内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对平衡国际收支,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均衡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价格弹性的行业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生产要素进口行业,升值将会使这些行业进口成本下降,进而改善其盈利状况。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5% 。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70% ,而同期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了50% ,成品油的价格上涨了15% 。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的石油消费量每年都以极大的速度增长。这其中的价差主要有炼油业的利润下降来弥补。人民币升值以后,不仅会降低企业原油的进口成本,也会降低炼油设备的进口成本,因而炼油企业的利润肯定会显著提高。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曾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对于进口替代性行业,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对国内的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技术含量、品牌以及质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产品,必将影响其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导致盈利状况恶化。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二)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汪寿阳领导的预测研究小组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2006年我国进出口进行了测算,主要结果有:2006年,我国进口和出口的增速差距将缩小,呈现出均衡平稳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为16500至168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6%,贸易顺差稳中有降,约为800-900亿美元,请见下图“我国进出口贸易走势”: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计量经济模型,上图中我国进出口总额在2002至2005年一直平稳增长,在2005年至2006年,增速稳中有降,很显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影响。此影响相对于出口而言,一般来说短期内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升值后对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利有弊。纺织行业是我国的出口创汇较大的行业,行业出口依存度的达50%,加上我国的出口的纺织品的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很小。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纺织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有关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会下降2-6%,如果人民币每升值5-10%,利润率会下降10-60%,其中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业的影响会更大。但另一方面,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棉花和化纤的进口比重达20%,主要纺织设备的进口比重接近60% ,原材料和设备折旧合计占总成本的85%以上。因此,人民币一旦升值,将使纺织服装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以我国外贸出口大省浙江为例,根据《浙江省统计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4年浙江省GDP为1292亿美元,而外贸总额(含进出、口)为852.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581.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66%,出口依存度45%,也就是说,浙江有45%的企业和人民靠的是出口来活命的。可见出口对浙江经济具有绝对性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9(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