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不仅是对员工素质的一个再挖潜、再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凝聚人才、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体现。该基层行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员工的特点,抓好重点业务的培训,加快计算机远程网络知识的培训,通过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着眼于培训实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具体培训计划可分为:支行员工、新员工的基本技能培训,客户经理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培训。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突出重点,保证培训时间和质量,提高培训效果,达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标,不断增强该基层行的发展后劲,提升该基层行的竞争力。
2. 末位淘汰制方案
在经过上述对该基层行每位员工绩效考核后,该基层行将根据考核表综合评定结果,确定末位淘汰对象。对于普通员工被列为末位淘汰对象的,一方面立即离岗待处理,另一方面可根据自身申请和岗位需求,重新进行岗位培训,在培训合格的基础上,允许其可参加二个岗位的双项选择,公开、公平、公正地与在岗员工进行竞争,这将极大地促进在岗员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对末位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再培训工作,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根据再培训情况和考核情况进行岗位调整,第一年考核结果为末位者予以告诫,累计二次考核末位者,确实不再符合干部条件的,群众意见大,工作能力差、业绩平平的末位干部予以免职。
3.技术职称晋升办法代替行政职务晋升办法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进行股份制改造,银行在组织结构上将普遍实施扁平化管理,从客观上看,由于组织扁平化改革要减少管理层次,使中层干部的出路成了问题,同时网点撤并也是组织扁平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将伴随扁平化过程的始终,压缩机构规模,也使行政职务大大减少;由于在旧格局被打破而新格局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组织行为会出现“失范”现象,个人前途的不明朗将给员工的心理带来恐慌;或者员工对改革期望过高,而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将会产生心理损失或失落;特别是扁平化组织相对于金字塔组织,会造成职位减少、个人发展难度增大的假象,这些都会造成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因此,激励员工,消除员工的心理成本,需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通过建立一整套技术职称晋升办法,来规划出员工的美好职业生涯,强调其个人未来发展的良好机遇。
技术职称晋升办法的主要优点是,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所有的工作岗位均有技术职称晋升办法,具有不同的等级标准、考核标准和薪酬标准,所有员工均有机会报考各岗位的技术职称,通过公开考试,成绩合格者被聘用相应的技术职称,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通过一定的工作年限,可申报高一级的技术职称,通过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被聘用为高一级的技术职称,并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同时对岗位的晋升与岗位业绩进行挂钩。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晋升体制和等级标准,可以极大地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该基层行应顺应时代潮流,在符合总行扁平化战略的要求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符合总体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采取积极和稳妥的步骤,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施和完善员工结构优化方案,以该基层行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核心,逐步调整现有的员工结构和数量,合理开发、使用和管理人才,不断积累创新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该基层行的竞争力,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戴相龙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先玉等著:《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管理与人才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曾康霖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陈二尧:《改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金融时报》2001年9月1日。
5.罗明忠:《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需求选择的微观行为决策》,《金融论坛》2004年第4期,第33页。
6.周彬:《工商银行二级分行组织扁平化及其实施策略》,《金融论坛》2003年第9期,第37页。
7:罗明忠:《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金融论坛》2004年第11期,第26页。
8:李华民:《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金融论坛》2003年第3期,第13页。
9:潘新民:《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第70页。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