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施“育人”工程
加速人才培养。首先要在政治上加强教育,以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其次在业务上加强培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再其次要注重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最后是大胆将人才推向前沿,经受锻炼。对有一定基础的干部,要通过压担子、加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选拔使用打下基础。
2. 做好人才储备,改善人才结构
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是与银行今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入世后银行业将面临更为残酷的同业竞争,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再完善的激励机制也无法保障人才不流失。因此基层支行对人才要做到超前储备,以备将来所需。为此,一是要疏通人才录用渠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录用进来。二是要调整进人标准,改善人才结构。从专业结构上讲,人才引进的重点应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外语、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增加新鲜血液,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同时针对人才流失的现实,筑起保护人才的屏障,要学会用制度、事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留住人才。此外,金融同业协会应该规范和约束银行业间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行为,遵循国际银行业人才流动普遍崇尚的同业回避原则或同业禁止原则,尽快出台有效防范银行同业间人才流动中对原供职银行形成利益侵害行为的法律、法规,进而达到规范人力流动的目的。
3. 搞好环境开发
所谓的环境开发就是树立企业精神,搞好员工价值观的开发和规划好员工的职业生涯。为此,要加强支行文化建设,在总行文化氛围下,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信”为核心营造基层支行特有的企业文化。把员工看成是具有多方面需要和发展能力,追求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文化人”。银行是出售信用的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诚信”作为基层支行企业文化的内核本身就有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要健全以人为本的员工内在式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要求,努力形成一种生机勃勃、协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创造一种政策透明、机会均等、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建立起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和谐度与凝聚力。
(二)建立高效精干的人力资源使用与管理机制
1. 实现员工的效益性配置
首先要坚持“用人所长、集体配合”的原则,整合现有人力资源。人才并非个个都是全能之才,他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用人就是用其所长,让他们从事有利于发挥他们长处的工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此外,要通过集体领导的方式,把领导班子搭配好,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通过相互配合,弥补各人的不足,实现群体最佳效应。其次对员工要实行层次管理。将全行员工按高级管理层、中级管理层、柜员层三个层次进行定位,对银行员工全面重组。在调整劳动组合时,应减少内勤人员,增加与客户接触的人员,这不仅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对人才的结构性需求,而且能够化解客户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与银行部门化服务的矛盾。
2.实现员工的竞争性配置
第一,要扩大选才视野,不拘一格选拔聘任干部。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使用上,要根据德才优秀程度竞聘上岗,按工作业绩、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软硬指标结合起来考核,在全体员工中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和任用,采取优胜劣汰,实行公平竞争。这既可以防止以往那些论资排辈或靠领导个人印象、个人喜好选拔干部的现象,同时也是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重要手段。
第二,要实行公平竞争,合理调配职工。在职工岗位的调配上,要以“物尽其长,人尽其才”为原则,实行岗位和职工个人的双向选择,所有上岗人员一律经过考核,按志愿成绩聘用,尤其是重要岗位,更要制定严格的考核考评办法,严禁“条子”、“后门”上岗,要以经营业绩、优秀度公开竞聘。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自己的人事组织体制和任免程序。同时,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职工的潜能。
(三)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
1.思想约束
该基层行要强化思想约束。一是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要教育广大干部和员工服从事业发展的大局、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自觉克服各种错误观点,增强抓好思想工作的主动性。二是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分析和归纳,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联系,选准切入口和突破口。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发展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办实事相结合,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使思想教育在广大员工中产生共鸣,形成强有力的呼应。
2.制度约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