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银行业拥有自己的营业网点,且是固定的,网络大,分布合理,从而可以降低分销成本。通常,银行保险方式的分销费用大约为保费的3%,而传统意义上的代理人销售费用可高达8.5% 。
再次,银行保险要求保险公司开发适应银行销售的创新型险种,从而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对市场开发的深度,提升保险公司产品技术开发的能力。4月1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大巨头又一次牵手合作,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融合发展又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根据双方,合作领域除传统的代理保险、存款业务、融资业务、资金结算、电子商务、银行卡和基金合作外,还增加了保险资产托管、信息系统合作开发、合作模式探索等内容。
(四)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金融控股公司,让在同一金融市场上竞争的保险公司得以多角化经营,并以“一站式”服务为客户提供最大范围的保险保障、金融服务、全面的咨询服务以及便捷的服务渠道,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个成熟的金融控股公司将集保险、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的金融业务于一身,客户到任何一个营业点,都可以得到保险、储蓄、证券、信贷、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树立专业、综合、实力强大的企业形象,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
(五)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我国保险公司乃至整个金融业都面临着产权不够明晰、所有者缺位、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的问题。回顾保险公司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高度垄断、一家独营是保险公司创立之初的基本特色,这样,产权不明晰、权责不分明的状况始终伴随着保险企业,单一制的保险公司更是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而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状况,不仅丧失了很多良好的投资机会,而且有时候还会犯根本性的决策错误;而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母公司通过控股权对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六)保险公司化解经营风险的需要
1.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单一业务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盈利水平下降。通过混业经营,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投资收益,降低运营成本,化解保险业经营风险,并最终提高保险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近些年来,保险业的高成长性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本加入。2002年10月,汇丰集团以6亿美元认购了平安10%的股权。“海尔集团”、“中石油”等产业大鳄也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参股到保险业中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控股,并利用其在制造业、加工业等产品市场具备的庞大客户群和营销网络,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
2.保险企业在资产经营上,具有缺乏灵活性及内部经营损益互补机制、资产单一化而导致风险高度集中的特点,而金融控股公司可以使其内部的成员公司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产多元化,尤其是保险公司在资金投资策略的选择上对证券资产可以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不受地域及国界的限制,这进一步使资产风险分散化,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其次,由于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与证券市场价格反向变动的特性,因而兼营信贷与证券业务就会使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产生一种损益互补机制,有利于保持整体稳定性。
再次,有价证券的市场性,减少了保险公司的支付风险,同时市场性也使其可以适时出售证券,避免更大的损失。
三、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所存在的挑战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在以其庞大、综合的实力筑就金融航母的同时,也仿佛一把“双刃剑”,以其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规模不经济及腐败问题等威胁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同时也对监管机构、从业人员素质、网络技术支持等方面发起着挑战。
(一)财务风险
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财务风险的相互传递与扩散,是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金融业务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一类业务的风险传递给另一类业务成为可能。虽然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架构中,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它们之间存在防火墙。但在同一实体下,很难想象一类业务遭遇破产的困境时,另一类业务能够安然无恙地丝毫不受影响。
如,在2001年收购了德累斯顿银行的安联保险集团,已成为名符其实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下辖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银行业务,产品涉及产险、责任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金、资产管理、银行产品等,但其在2002财政年度里却发生了近12亿欧元的亏损,造成亏损的因素包括德累斯顿银行的收益问题。安联案例说明,尽管保险经营大幅改善,保费收入大幅增长,综合费率持续下降,但仍不足以弥补银行业务造成的亏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