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辩证地说,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因素既有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缺陷的制约;又有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健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制约;还有来自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融资困境的主要因素
尽管中小企业在组织形式、经营机制和发展速度上有小、活、快的优势,但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潜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并显得非常突出。一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经营决策随意。许多企业都是家族管理或家族式管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未建立起来,加之管理者的素质不高,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大,结果是“风风火火创市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缺乏持续生存的生命力;二是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导致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低下;三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低,“小而全”的粗放型经营问题严重。这个问题将导致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产品数量,还是在产品价格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处于劣势;四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一些行业中小企业比例过大,盲目无序竞争,导致行业产品销售不畅,效益下降;五是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信用等级较低。中小企业欠债率高、逃债率高,尤其是是近年来中小企业改制大多流于形式,大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整体贷款平均不良率15.7个百分点(注4),使中小企业的信用一落千丈,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六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鉴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对中小企业再次投入的“恐贷”心理。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就成为必然。
㈡金融部门机制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因素
中小企业应该有直接融资(上市融资、风险投资)和间接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加之许多政策限制,目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之途尚未开通,间接融资也因以下因素制碍重重。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应加入WTO的市场经济多元化、国际金融规模化、集约化的需要,将业务大幅收缩,取消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业务,在业务指导思想上把大中型企业作为服务对象的重点,中小企业往往被视为“另类”,因而对中小企业的业务经营被忽视;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上,明显存在对基层行信贷授权不足,虽然人民银行出台了不少货币政策措施,但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行却步步收紧,贷款审批权日益集中,如有的行规定A级以下企业贷款要经省分行审批;三是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中,为了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实行了事实上的“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甚至提出所谓的零风险,严重的制约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全面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在暴露,支持能力削弱,这也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因素;五是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导致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县域因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出现服务空白;六是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不充分,缩小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再贷款、再贴现在县域出现了逐步萎缩的现象,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也影响了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㈢社会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中介信用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客观因素
1、从目前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来看,虽然大多数地区相应地建立了一些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但担保机构的性质、地位、行业主管等没有在法律上予以明确,担保机构实际运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目前的担保机构基金来源少,尚未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二是担保机构与政府部门政企不分,不能完全按市场化机制运作,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三是担保机构与银行信贷资金的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担保机构提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银行更注重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由于担保机构没有形成很好的运行机制,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起不到“桥梁”作用。
2、中小企业不仅需要财政金融政策的扶持,更有赖于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尤其是在金融体制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贷款权利的集中、贷款投向的变化都使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加,从而需要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经济金融等方面咨询服务,需要规范的企业信用信息的登记、汇兑、查询、披露等基础服务。而目前为中小企业提供这些服务的社会中介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苛刻”的担保、抵押等基本条件,从银行获得少量的信贷支持。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办理担保、抵押、评估、登记环节多、收费高,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苦不堪言,因此,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㈠改进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的竞争力。通过改组改制,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权力、政策、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市场调查和新产品开发,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切实采取措施,推进规范化经营。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严格按照银行贷款的程序要求,及时、如实地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和资料,提高企业可信度。
3、强化经营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上进行真正的改革,绝不能摆花架子。要努力寻找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谋求最佳营销策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积累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从而获得银行信贷评估的较高评价。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3(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