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难现状,进而分析了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重点就拓宽间接融资渠道,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困难分析、对策研究
【正文】: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2003年初国家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目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注1);另据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当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比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0%,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60%,上缴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40%以上(注2)。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推进器、稳定器的作用。首先,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乏力,必将导使我国整体经济缺乏发展活力;其次,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必将使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稳定。中小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增加了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势必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安全。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将是中国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成份,也是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但是,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据对河北某县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注3)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呈如下特点: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规模巨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需求规模约为当年贷款余额的1-2倍;二是融资需求满足率偏低,2004年该县中小企业未被满足的融资意向达200余宗次,占到全年融资意向的三分之二还多,另有28宗次已立项,但未通过上级金融机构审批,约占当年立项总数的四分之一;三是融资程序复杂,周期长,从信贷员前期调查到贷款的最终发放要经过9道程序,耗时数月之久;四是融资成本偏高,中小企业融资需缴纳的评估费、登记费等行政性收费、中介性收费高达6‰以上,高于银行基准利率,普通中小企业很难承受。虽然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不断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各金融机构也积极采取措施,尽力满足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这一矛盾。由此,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确保其健康、快速发展,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3(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