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比重现已超过57%。具有外向型天性的外企无疑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外商投资的近17万家工业企业对外依存度(即出口额占其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5%左右,大大高于国内其他类型工业企业近30个百分点。(注6)
(二)通过发展和对外开放,解决就业问题
发展中国家一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二是由于人口多,因而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人们不能就业,就没有生活来源,就无法生活。就业问题突出,社会就不稳定。因此,发展在谋求GDP增长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利用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开放服务业,组织劳务输出,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1、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尽管一国在所有产品上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但仍可以通过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获利。资源禀赋理论进一步认为,由于各国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各国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获得比较利益。按照上述理论,虽然在许多行业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但仍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环节上积极地利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2、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当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后,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总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利用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等于盲目扩大使用劳动力数量。在现代化生产中,企业内部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一个最优比例,当超过这个比例时,过多的劳动力只会造成人力资本的闲置,反而降低劳动生产率。在我国某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工资的涨幅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涨幅,这严重影响了企业赚取利润、积累资本从而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此外,在不少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劳动力结构不尽合理,某些岗位有大量冗员,而另一些岗位人员严重不足。因此,许多国内企业在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上仍有很大潜力。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的培养都尤为重视。如今培养的人才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的知识,而且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符合这样的条件,才能符合现今中国的发展趋势。由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许多出国深造的中国人都纷纷回国,为祖国的建设,不遗余力。丰富的高科技人才是中国企业与外国先进企业抗争的必要和强大的武器。
(三)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存在市场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或不完善的问题,原因一是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基本上处于前市场经济阶段,即自然经济的阶段;二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人为地将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由于传统的、现实的各种原因,改革过程并不一帆风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国际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体制环境的要求,成为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动力。
三、世界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使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增大,速度加快,投机色彩的加重。此外,各国经济都本国政府的某种宏观调控,而全球经济迄今为止还缺乏有力的全球宏观调控。(注7)正因为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的运行呈现无序状态,风险更多更大,易于在世界经济生产和流通的各个领域发生种种失衡、动荡和危机。
经济全球化在当代信息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下,意味着信息、资本、人力、物资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动,流向最能获利的地方。当一个国家成为最能获利的时候,各种资源就会流来,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当这个国家成为不能获利或获利较少的时候,各种资源就会流走,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打击和冲击。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丁美洲金融危机都说明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动荡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二)发展上的差距、贫富上的差距不断扩大
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并不是在条件平等下进行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明显地处于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竞争的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是赢家而发展中国家则是输家。这种竞争结果的不断积累就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发展和贫富上的差距愈来愈大。
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使得那些能够跨国流动的资本所有者、熟练劳动力和高技能专业人员与那些不能跨国流动的非熟练工人群体相比,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工作稳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发展中国家各行业、各地区、各群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也造成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发展与贫富上的差距。
(三)制度、规范及主权上受到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企业和个人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机制使得整个世界市场采取统一的技术规则、统一的交易规则、统一的行为规则,作到市场规则的单一化、标准化和惯例化,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然而,这就造成了市场的统一要求和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企业和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大家知道,直到现在为止,世界市场上的游戏规则是由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制定的,也是有利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因而它们不仅利用这套游戏规则在市场上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不公正的竞争,而且还经常以维护这套游戏规则为幌子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干涉其内政和主权。
(四)环境和资源上的压力
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了在世界市场竞争中不被挤掉,就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但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上的问题,这种发展往往是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结果是既破坏了环境又导致了资源的短缺;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