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往往利用直接投资的机会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剧了它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四、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对风险的客观的全面的充分的认识
既要认识到对中国企业有利的方面,充分地予以利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但又不能盲目的跟从,因为经济全球化还给我们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1、全球经济的变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经济和一些主要国家经济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传导到我国,出口、进口和外资流入有可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较大变化,使年度间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明显的波动。当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都出现逆差时,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趋于恶化,并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2、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
在开放型经济中,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是要遵守已经承诺的多边规则。例如当经济出现问题需要调控时,一些与国际规则明显冲突的措施的使用会受到限制。二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国内外政策的相互影响,需要权衡的因素增加。例如,当我国为了刺激经济采取降息政策时,如果美国没有相应政策,就会使美元利息相对处于高位,导致资金流入减少和流出增加,抵消本币降息的作用。
3、对国家经济安全可能产生影响
对外开放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可能性。跨国公司规模巨大,有全球融资、生产和分销能力,有可能在一些产业中形成垄断。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资开放服务业,允许外商以收购兼并等方式投资,会使这种可能性加大。二是战略性领域中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在这些领域,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制造能力不可能通过对外开放获得,即使国外公司愿意向我国转让这些技术,也很有可能受到其政府的干预乃至禁止。
(二)控制风险,回避风险的准备
面对开放型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我们要尽早和充分做好应对准备。
一是要有反波动的政策准备,当出现因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而引起的波动时,能够及时通过国内政策的调整,阻断其影响的扩散,以免陷入恶性循环。
二是要有必要的物质准备,重要战略性产品的储备需要抓紧做好,以增强对国际市场重大变化的承受能力。
三是要增强重要领域中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在这些关键领域中形成自主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为目标,尽快制定国家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四是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中保持控制力。
(三)大胆借鉴成果,后发取得竞争优势
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是比较早研究后发型现代化的,他认为后发国家具有“后发优势”。
根据这种理论,一国越落后,它通过模仿发达国家迅速增长的余地就越大;越晚实现工业化,其工业化的速度可能会越快。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后发式现代化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它们用二三十年完成了现代化,其发展速度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
尽管在理论上落后的企业有可能具有后发优势,但在现实中,国内的企业却鲜有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
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术条件:
1、企业具有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一点对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至关重要。技术的转移并不是任意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才能充分吸收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必须拥有具有专门技能并受过良好训练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才能充分掌握先进技术。而国内的许多企业,在不具备基本技术基础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导致许多设备无法充分利用,甚至被闲置,造成大量浪费。
2、企业必须具有自主开发的能力。在封闭条件下,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开放条件下,国外企业已经具备或很容易引进同样的技术、设备,因此国内企业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企业必须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专有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长期中获得竞争优势。
3、企业能够预测技术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企业必须能够准确预测哪种新技术、发明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领导市场需求。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引进、开发这种新技术才能后发占领市场,成为新的行业领导者或与原领导者相抗衡。
(四)政府对企业必须加强政策扶持
中国各级政府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要求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健全的制度环境。
1、积极引导和扶持,促使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国企业尽快出效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体上经济欠发达,但从局部看,仍有经济上较为发达的地区。只要政府积极予以引导和扶持,可以使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和转移技术的机会,加快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和适用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结合本国的资源优势,进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争取更大的比较利益。
2、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