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助于企业加强资金的运用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负债经营是一种动力和压力并存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运用更多的资金力量,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企业不能无偿的使用资金,使用资金要付出代价,承担一定的债务责任,这就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增强企业在资金使用上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促使经营者不断改善和加强管理,克服在投资过程中所造成的资金闲置浪费现象,加强资金的合理化使用、调度,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实现资金的增值增效。
负债经营同时也是公司改善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的引入。企业负债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可以引入债权人的监督来减少股东与经理人员的代理成本。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资本的回收和增值,必定会对企业的运行进行关注,这无形中就起到了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促使经营者自觉加强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三、负债经营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债务市场的建立,负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的一种财务手段,同时也是难以回避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具有不利的风险一面。企业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债务,内部管理不善,经营不好,则会由于到期不能还本付息,以至破产还债。负债对企业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利用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过度使用则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水平。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及其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不利因素,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债务而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企业盈利能力与债务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举债额和偿还期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在企业资本构成中,如果资金全部由股东投入,无债务,企业除了经营风险,无财务风险。 一旦企业因资金不足,向银行借款,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就担负着为自己所借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财务风险由此产生。
负债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使盈利能完全补偿借入的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资金利润率,并使其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但市场变幻莫测,企业很难正确估算资金利润率,因此就面临着盈利能力与债务成本差额的不确定带来的财务风险。如果盈利抵不上债务资金成本,企业就要面临亏损, 增加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再是债务偿还期限越短,企业偿债时间越紧迫,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极易出现偿债危机。
(二)资不抵债风险
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对于负债性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利息的义务,如果无法定期支付利息或按期偿还本金,债务人要承担违约责任,受到加息、罚息的处罚。负债比率逐步上升,如果企业出现如企业运用负债进行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借款资金运作不当等状况时,企业的高额负债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使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如果此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无法及时收回,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会进一步恶化,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增大,其结果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严重的还可能迫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无法持续经营的灭顶之灾。
(三)再筹资风险
负债经营使得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今后负债筹资的能力,提高了筹资成本,加大了再筹资的难度。
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此外,当负债比率提高,财务风险加剧时,企业投资者必然要求更高报酬率,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这样,企业再筹资的成本就会相应升高。
(四)财务杠杆负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的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若企业资产利润率低于同期债务利率,负债经营就会带来财务杠杆负效应。
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甚至出现负收益,这是负债经营潜在的重大风险。同时,如果企业为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而提高负债比率,必然加重还本付息的负担,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的危险。
(五)利率变动风险
在社会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经济不景气,资金供不应求,利率就可能上升,此时必然会增加负债企业的资金成本,加大利息开支,减少企业收益。如果产品价格不变或价格提高幅度小于负债利率提高幅度时,企业利润将减少;当经营利润不足以抵偿债务利息时,企业将赔本经营,严重时可能导致破产。
同时,国家紧缩银根,使依靠负债经营的企业陷人困境,企业的经济扩张计划和预期收入都难以实现。
(六)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它主要来自于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和其他外部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与负债经营没有直接关系,但举债能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企业不借钱,全部使用自有资本,那么该企业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举债,由于财务风险的作用,企业会在运气好时加大利润,运气不好时增加亏损。所以,负债经营可以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本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必须延期或举新还旧,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与控制策略(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