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经营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对负债的数量、限度、渠道和方式选择不合理,以及对债务资金使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企业负债经营必须以特定的偿付责任和一定偿债能力为保证,并讲求负债规模、负债结构及负债效益,否则,企业可能由此陷入不良的债务危机当中。因此,企业采用负债经营,有必要对其利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预防、解决。
四、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负债经营策略就像一柄“双刃剑”——舞好了,企业会快速发展;舞不好,企业就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国内第五大IT分销商仪科惠光公司突然倒闭,曾经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
曾以E连锁、专家服务、黄金渠道的概念一时在业内独树一帜,风头甚健的仪科惠光,由于后来迅速扩张,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积累不足,并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由于经营中现金流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仪科惠光公司把解决资金问题的出路放在了引进外资实现债务重组上。在他们的广泛接触中,很快与香港光亚科技达成了投资意向,意向投资总额超过千万美金。但此时,由于债务问题,国内一家IT供应商向法院提出诉讼,将仪科惠光告上法庭,一时间流言四起,引得供应商纷纷停止供货,企业现金流很快告罄。更为严重的是,由此直接动摇了投资方的投资信心,于是中断了与仪科惠光生死攸关的融资进程。
仪科惠光的衰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企业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长期、过度地负债经营导致了破产倒闭。
因此,企业应合理利用负债经营。
(一) 负债经营要适度
凡事总有个“度”。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只能在有效的范围内使用,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有风险。
企业采用负债经营,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具体来说,企业适度负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结构适当
企业的负债能力有多大,只能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及融资环境加以判断。企业应首先判断进行负债经营对企业是否有利,一旦确定应改进资金结构,随之要确定举债额度,合理掌握负债比率。负债经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和客观环境,确定并及时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使财务状况不断改善。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分析时,首先应通过优化融资结构,使企业融资的平均成本最低。由于负债融资成本一般低于权益性融资成本,增加负债比率可降低融资成本,因此,企业要提高抗风险能力或企业资本利润率下降时,应增加权益性融资,减少负债融资;企业要降低融资成本或企业资本利润率上升时应增加负债融资,减少权益性融资。判断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一般的方法是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能提高每股收益即有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负债经营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
此外,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企业在举债筹资时,必须考虑合适的举债方式和筹集资金的类别。首先,要使还本付息额度经常控制在货币收支顺差之内;其次,负债来源尽可能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再次,期限搭配科学,分布合理,防止还债高峰不适时的到来;最后,资金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利息或资金占用费,必须低于可靠的预期投资回报。
2、 数量适度
有的经营者只被负债经营的有利面所吸引,没有看到风险的一面,结果不管企业自身情况,过度负债造成企业背上了支付利息的沉重包袱和压力,只能在市场竞争中苦苦挣扎,又往往丧失了良机,负债经营超过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会使企业既不能高水平获利,也难以求得解脱,陷入阻碍经济发展的困境。
企业不论采取哪种负债经营形式,首先都需对决定资金借入量即负债规模做出科学的决定。由于资金具有稀缺性和时间价值性,必然要求企业举债规模既经济又合理。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产品的生产规模,销售趋势,搞好市场调查与预测,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可防止资金筹集过多,造成资金闲置。
在期望投资收益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适当扩大负债规模,提高借入资金对自有资金的比率,自有资金的收益率就会增大。扩大负债规模有时虽可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但还必须看到资金成本会随着企业借入资金对自有资金比率增大而提高,企业举债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负效应。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经验,寻找借入资金的最佳规模,即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负债比要偏低,且不宜增加借款。通过合理分析,确定资金的需要量,认真确定投入产出比,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步骤。
3、 时机适宜
负债经营在债务资本结构适当、债务数量适度的情况下,还需要把握负债经营的时机。这就要求负债的时期尽量符合企业业务经营周期。企业财务人员在筹集资金时必须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负债过早筹集的资金将形成投放前的将闲置,增加债务资金成本;负债时间过迟,则会失去资金使用的时效,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间,丧失投资获利的机会。
因此,要充分利用时间差,少投入、晚支付;早产出、多产出。付款要力争分期分批,并推迟部分资金投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力争占用对方一定时间的资金。相反,在销售中,必须以责任制促使加快货款的回笼。举债投资中,要有时间上的超前意识。对发展前景看好的项目,初露苗头就应适时举债投入,捷足先登,抢占市场。相反的,有些当时效益很好,但一旦环境条件变化就会失去优势的项目,必须动态考虑其发展趋势。
4、 财务安全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与控制策略(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