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决定创新动力不足
一是从体制上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体身份不明确。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创新动机并不完全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资源占有,分支机构则更不是独立的产权实体,他们考虑的是没有个人风险责任前提下的业绩;况且,金融创新的市场调查权、研制开发权更多的集中在总行,自上而下推动,基层金融机构只有被动贯彻执行而并不很在乎其实际效果。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这种“单向”金融创新的实际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从机制上看,制度不配套,权责不对称,造成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金融创新需要一定的权利、相应的制度作为基本手段加以推广才能发挥作用,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经常出现一边创新、一边守旧,此处创新、彼处内控的脱节问题。如助学贷款本是群众喜爱的金融品种,但因条条框框太多,使很多消费者踏不过“门槛”,从而使得助学贷款业务创新变成了一只高挂在树上的甜美苹果,即便是跳起来也不会轻易抓到手,差不多是给百姓开了张空头支票。再如一些优良的信贷项目,风险小、效益好,但按现行贷款制度要求,其贷款主体、担保主体可能不符合规定,因而无法进行有效信贷。三是组织体系不顺畅。我国商业银行现仍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总、省行负责重大决策,地县以下机构具体执行,从总行到储蓄所的传导环节多达四、五个。由于各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广泛的发动,上级、下级各有心思,决策机构对实施创新后的市场份额、经营业绩充满预期,基层机构则为精简人员、下岗分流而顾虑重重。这样一来,过多的传导环节,决策与执行的不一,使创新效率大大递减。
(三)金融业务创新不足,中间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网上银行业务尚处起步阶段
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我国金融业仍然存在诸多对金融创新的体制性约束,导致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不足;而且金融工具品种少、结构简单,至今尚未推出利率、汇率、股指期货以及期权、货币互换、股权互换等规避金融风险、在发达国家已广泛交易的衍生工具,这也导致了金融业务创新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等方面仍在起步阶段。从西方国家来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非常发达,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一般平均在40%至50%之间,美国的摩根银行1998年达到83%以上,花旗银行达到了80%,非利息收入大大超过利息收入,而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在7%至8%之间,(注4)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品种、服务范围、收益比重和服务手段等方面,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空间还很大。另外,以个人理财、个人融资为主的个人金融业务正在成为国际上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如香港恒生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率在48%以上。目前国际上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个人金融理财产品有2万多种,而我国内地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只有几十种,相比之下,差距甚大,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需求。还有,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香港东亚、香港汇丰、花旗等银行开始在国内大规模推行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多元化竞争将更突出,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争夺战将不可避免,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快。
可见,金融业务创新不足引致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狭窄,投资代理业务量少,银行资产未能有效盘活,抵御风险能力低,不能保证长期稳定收益。因此,金融业务创新不足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大障碍。
(四)金融创新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
技术因素对金融创新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意识相对滞后。对运用最新金融科技成果引入业务领域重视不够,未能真正利用计算机和高科技通讯技术建立科学的金融管理和经营决策系统,使得商业银行经营水平不高,管理费用长期居高不下。其二,金融科技创新力量及手段落后。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等金融电子化交易方式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有效改变传统的业务处理手段,这与客户日益旺盛的交易需求和要求准确、快捷、方便的服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了金融创新的力度。其三,是效率因素。电子网络的建设不仅商业银行之间互不兼容,就是在一家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之间也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协作,使得整个技术创新的效率打了折扣。商业银行之间网络资源和信息互不融通,满足不了网络交易业务迅猛增长的需要,更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为了适应国际金融业竞争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密结合国际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把握国际金融创新的机遇,对实施金融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逐一化解,从而更好地把我国的金融业融入到国际金融业中。针对上述制约金融创新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着重实行以下对策:
(一)进行思想观念创新
金融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因此应以战略的眼光和金融生存发展的角度看待金融创新。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特别是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业内外、国内外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市场份额屡遭侵蚀的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银行除了安全、信誉之外的另一生命线。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已无退路可言,只有通过“强身健体”,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产品服务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开辟更多的赢利空间。当前银行业的竞争已由“大鱼吃小鱼”进入了“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一招鲜,能翻天”。只有做到以变求进,与时更新,与日俱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确立创新理念。具体要强化八大观念:即盈利观念、市场观念、人才观念、绩效观念、风险观念、时间观念、客户观念和信用观念。三是充分认识创新的有所作为性。创新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无处不在,每一项业务、每一个岗位、客户的每一声抱怨都蕴含着创新的可能。四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创新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二)推进管理制度创新 国际金融创新的趋势及其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