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及特点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国情,采取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从六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并购行为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可行性、思路、方法和途径;同时展望了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是: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政府职能及监管体系也必须不断转变和完善;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并购行为才能在短期内形成优势互补,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多元经营和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 对策措施
一、概论
自19世纪末至今银行并购已成为一个浪潮,商业银行并购成为银行扩大规模,获取垄断利润,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银行并购历史相对较短,并购的主要动机是化解金融危机、维持金融稳定,并且并购行为通常带有浓郁的政府干预色彩。一直以来,对于政府干预我国银行并购的诟病从未间断,不乏认为银行并购应该回归市场化的声音。那么政府干预是否一定意味着并购行为的低效率?我国的银行并购是否该由政府干预?这些都成为了影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部分构成。现行商业银行制度由于传统经济体制下金融产权的国家垄断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其它形式的商业银行也因国家控股为主,存在着资源分配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先进的服务手段、规范的经营理念和较高的信用评估等级,都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因此我国银行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不良资产和相关支付问题,降低金融运作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并购重组是实现金融风险转移的选择之一,是实现我国银行全能化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银行适度规模经营的捷径。
在银行并购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估算银行并购价格,取得并购后的规模效益是理论界讨论的课题。本文分析了银行并购的内涵,并就商业银行并购中涉及的内容和法进行了论述,通过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指出现实商业银行并购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通过比较市场自发的并购行为与政府干预下的并购行为各自的效率,以判断政府因素对于并购行为的影响、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并购方式。文章首先阐明了商业银行并购行为的定义、类型及动机,并结合目前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及特点,未来发展趋势,阐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的对策措施,明确了政府在并购行为中的角色,亦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提出了具体思路。
(一)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定义
银行并购泛指一家与其他用户或非银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并购行为,商业银行通过这种行为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
(二)商业银行并购行为类型
银行并购包括两种类型的经济行为,即:银行合并和银行收购。
浅析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分析2013(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