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26:民间主导的工业化道路(二)
6年纤维进口下降了9.9%,占轻工产品总下降比例的89.2%。可见,进口替代战略初见成效。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方列强再次涌向中国市场,中国的进口替代战略受到挤压。虽然1920-1928年,民族工业新投入的资本在3亿元左右[9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 III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8年版]9,但是相当多的中小工业企业累亏破产,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体上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垄断资本的渗透和侵蚀,呈现出半殖民地工业发展的复杂性,不少民族工业企业往往依附于外国垄断企业生存,不少民族商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中,洋货占相当乃至主要部分,利润甚至以从外国垄断资本分成作为来源。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在民间自发的进行下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中国的经济有所增长,经济结构有所改善。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使得中国的贸易地位和贸易结构也得以改善,国产品逐渐替代进口品,减少了对外国的依赖。
1912-1926:民间主导的工业化道路(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