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加强税收监督和法律保障,提高征管力度
税制的好坏关键最终要体现在征收上,再完善的税制也要有相应的征管配套,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我国现阶段最薄弱的。
1、树立税法的威信,减少行政干预,政府官员不能因为某种寻租或是地方主义等来随意得减免纳税义务,从“人治”到“法治”。
2、加大处罚力度。由于在实际征税中,税务部门很少区分偷税、漏税、逃税、抗税和欠税等概念,在稽查中发现的只要补税就不再追究责任,如此就减小了纳税人的逃税成本与风险。如模型中所反映的,加大罚款率和查获概率是能减少偷逃税行为的。
收征管的透明度加强,纳税人的监督作用发挥。让每一个纳税人观察到其他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以及征税人的行为,可以起到相互监督,举报等增加,同时可以约束征税人的“自利”行为。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个人所得税首先是诸多税种之一,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其次才是调节收入差距的工具,且仅仅是工具之一。中国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在过去的10年内的确扩大了。研究表明,到1995年中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已达0.45,比80年代上升了0.1还多。人们当然会对少数人以权暴富,以偷税漏税而致富的行为深恶痛疾,但作为决策者,不妨想一想,中国的收入差距之扩大难道主要是由于个人所得税漏缴所引起的吗?收入差距难道靠征收个人所得税就可以消除吗?显然不是,还要从深层次角度考虑。
【参考文献】
1、安体富等,2001年:《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邓联繁,2001年:《中国税费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3、计金标, 1997年:《个人所得税政策与改革》,立信会计出版社
4、李胜良,2001年:《纳税人行为解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梁朋,2001年:《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刘小川,1999年:《国家税收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7、刘佐,2000年:《中国税制五十年》,中国税务出版社
8、楼继伟,2000年:《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9、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1年:《2001中国财政发展报告——转轨经济中的税收变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政司:1996年:《中国税收制度199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