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推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及环保性高新技术产业。第二是要推进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即零部件的加工装配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即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转型升级。
(三) 多元化经营战略措施
1. 开发国内市场,培养加工贸易的方式转型
转变升级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即由加工出口型向加工、生产并举型转变。由通过加工贸易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满足国外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引导和推动开发国内市场。
通过国内市场的培养和开发,既可以培育新的发展产业,而且也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充分利用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国内的销售替代了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促使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不断完善自由的产品和所掌握的技术,以现有技术设备生产要素为依托,通过技术的攻关,进一步培养加工企业关联生产的能力,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 推动生产方式由物耗型加工向低能耗方向转型
为实现加工贸易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首先应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 IS014000 环境管理新体系,修改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其次要实施产业准入机制,提高引资门槛,在现有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中加入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技术进步等方面的考核内容;第三要逐步建立加工贸易产业评估和企业评估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取缔或限期整改;最后,海关等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文件,坚决限制物耗型、污染型加工贸易的开展。
3. 促进经济区域合作
目前我国所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中间材料产品还仍主要依靠进口,并没有是想国内供给,而且对其他相关企业及其它地区的辐射能力一般,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只是低技术水平的一般加工装配生产规模的扩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在配套产业的政策方面给予增强。加强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配套协作的政策支持,要求尽快提高原材料的国产化比率,增强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其次,要继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地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同时,要继续推动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大力发挥优势产业的聚集效应,淘汰技术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支撑。
4.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加快西部建设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发以公路、铁路为重点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建成四通八达的路网框架,发展交通运输建设,以增强整体运输能力为目标。同时加强信息、网络、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与国内外的联系和资源共享,为国内外技术、资金、人才等经济要素的流入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出口优势产业。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优势。培植中西部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加工区,实行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气候,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
5. 加强东部沿海地区的国际产业能力,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
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加工贸易改革和升级重点应该是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吸收外资的技术含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高、增值率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国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对于中西部地区则要根据结合地域、产业现状、周边省份经济状况,做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承接东部地区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做好准备。
对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环渤海区域经济带已经初具规模,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稳步推进,已经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良好发展格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努力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先进生产制造基地;京津塘环渤海区的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资源产品、农产品和优势工业品。
(四) 防御型战略措施
1. 产业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其实就是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即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而增加技术和资本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相应比例。
从我国周边这些发展加工贸易的历程经历来看,特别是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开展加工贸易的情况看,这些地区和国家起初都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制造基地,但是现在已进入高技术领域,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重要的制造商和出口商。
这些国家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地进行了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我国企业可以汲取他们开展加工贸易所取得的经验,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2.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加工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从 OEM向ODM、OBM的转化,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源相配合。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在职培训与转岗培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的立法及制度,为现代加工贸易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3. 建立全面高效管理体系,完善制度政策环境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 WTO 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转变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效率,创造中国特色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实现既能有效防范走私,又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目的,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保障加工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工贸易型企业转型升级应该注意的问题 浅析促进我国出口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几个问题(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