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符合企业生存的基本原则
对于加工贸易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转型向总体附加值高的全球化产业链中,也可以自行进行产业升级,同时还可以从全球生产网络中寻求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的方式进行,其转型升级的模式是可以单一化,也可以采取综合模式。
虽然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是由多种模式的,但是其核心都必须是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去提高创造价值和控制价值的能力,从而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这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求企业着重遵循既要符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要追逐经营利润的两个原则。
因此保持转型升级的多样性,只要符合这两个原则的模式,都应该给予重视和支持,不可厚此薄彼。
(二) 要正面对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加工制造业仍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在目前国际分工格局下,发展出口型加工贸易就是发展制造业,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吸收更多技术人才、解决更多人口就业问题,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加工贸易其自身特点反映出来的低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及高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国内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反对发展加工贸易的看法和呼声,甚至出现片面的批评和否定的态度,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给资源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问题,但这不仅是加工贸易特有的,在内销和一般贸易产品生产中同样是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应仅针对加工贸易。
实际上,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直都在不断前进中,所以在对加工贸易进行转型升级的方向及模式决策前,一定要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多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切忌断章取义。
(三)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路线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整体政策发展方向
在当下社会中,加工贸易的各行业和企业一直都在努力并积极探索新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同模式。有些企业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与方向型决策进行转型升级;有些则是通过企业外部,利用行业资源的整合与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提供进行转型升级;此外,就是着眼于提高商业效率进而提高效益,出现了服务方式与开拓内销市场等商业方法上的创新与升级。(注4)
无论企业对转型升级采取何种模式,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发展政策方向,比如说政府积极推动的“拉动内需”、“西部转移”等政策。
(四)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以整体转型升级为方向
出口型企业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是对整体而言的,要求产业整体转型升级,而并不应该是以单个企业,要求各自升级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创建自由品牌等进行散兵游勇式的单独实现转型升级,这既不符合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趋势,也不符合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通常来讲,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是以规模大小、盈利多少来划分不同实力的企业的。同样,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不一定与生产规模大、产品科技高、附加值高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因此,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应以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方向为主。 从多个角度出发,借助网络信息平台、B2B商业平台、国际技术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进行多元化方向尝试。
总结以上,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过程,是解决未来发展的出路。在这个升级、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计划,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需要有序、稳步、逐步地推进,不能操之过急。同时,企业也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领导下,发挥自身最大的比较优势,利用多样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加工贸易转型发展之路。
引文注释
(注1)商务部:《加工贸易:争议中前行的力量》,2009年10月9日
(注2)武迎春 汪桂霞:我国产业创新的思路与政策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11卷6期
(注3)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注4)刘德学:2010年商务部课题《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模式剖析》
参考文献
1. 龚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对策》,证券时报网,2011年7月19日
2. 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2007年11月24日
3. 黄晓玲:《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4. 《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升级》 经济日报 2007年7月24日
5. 商务部:《加工贸易:争议中前行的力量》,2009年10月9日
6. 《中国经贸》:《重压下的加工贸易》,2009年第6期
浅析促进我国出口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几个问题(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