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次贷危机下的国际市场为大背景,指出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排他性区域化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无形的贸易屏障,冲击世界贸易经济的公平发展。中国作为新兴的贸易大国,也是遭受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这对我国各出口企业都是巨大的挑战。同时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解释等方法对我国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和逐渐呈现出来的特征进行阐述,并对该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这一突出问题。
【关键词】:反倾销 贸易保护 国际市场
【正文】:
关税逐渐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并且成为一些国家进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转眼间,“中国号”列车已在WTO的轨道上飞驰了6个年头。这6年是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6年,但是,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与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巨大成就相伴而至,尤其是反倾销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现状以及特点的阐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我国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对国外竞争者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利用反倾销法,频频对我国出口商品提起反倾销指控。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投诉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自此后,我国企业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的反倾销调查,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使我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继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之后,墨西哥、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我国已连续十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已发生的600多起对华反倾销中至少有50%的企业没有应诉,即使应诉,胜诉率一直在30%左右徘徊。这样就使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应有的竞争能力,不得不退出原有市场,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一)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与日俱增
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了第一次反倾销调查。20世纪70年代只有2起,可是到20世纪90年代竟高达平均30.7起。据统计,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量已经达到了865起。
(二)对华实施反倾销的国家范围扩大
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主要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泰国、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等国也纷纷加入到该行列中,而且年度立案数在1993年首次超过发达国家。截至2007年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案件总数为480起。
(三)遭遇反倾销的产品呈现外扩趋势 中国外贸如何在反倾销“逆流”中前进(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